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一四章 金桥银路铜房子(2)

因为多出这两个项目,才促使老陆必须亲自跑这一趟。毕竟这些项目并非李华勇一个人的事,除了关系到李华勇个人事业的布局,其实也关系到老陆以及他家“陆记营造”未来发展的重心。

因为关系和交情都摆在那,大家见面之后李华勇也没有过多废话,面对老陆,林徽,以及钟志文,他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泉叔,我实话跟你说,在眼下这几个项目中,我个人最看重的就是这条羊鹏高速了,毕竟金桥银路铜房子嘛,因此这个领域我们无论如何都是要想办法进去的,不仅要想办法进去,假如这次能够中标的话,我们对这一块还要做相应的资源倾斜。”

李华勇在说这话的时候,无意中看了林徽一眼,却发现林兰花同学正盯着自己,那么很自然的,李华勇这话换来文艺女青年一个大大的白眼。

反倒是老陆对此一点不觉意外,因为在很久以前,李华勇就曾经和他探讨过这个问题,一家香江建筑公司想在大陆有所作为,想走普通路子肯定是走不通的,光是两地巨大的人工成本差异,这就让港企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那么像老陆家“陆记营造”这样的公司,他们想要在大陆发展的话,走专业化或者机械化的路子才是比较适合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要承接那些用普通工人比较少的项目。

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路桥项目无疑就比较适合了。虽然说路桥项目同样需要大量的普工,但和房建项目相比,普工比例还是没那么高。

另外一个,像南江那样的BT模式,或者像荔湾那样的工厂改造项目,这当然也算一个发展方向,但这些项目毕竟要垫资不是?如果要在垫资和不垫资之间做选择的话,那当然谁也愿意选择不用垫资的项目。这其实就是李华勇想跟陆于泉说的意思,也是他如此看重这条羊鹏高速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道理,在大陆待了那么长时间的陆于泉自然一点就通,所以听了李华勇的话后,老陆在那微笑不语。

这时倒是一旁的钟志文对李华勇一种提法来了兴趣,他插话问道:

“阿勇,我老听你说什么金桥银路铜房子的,怎么?难道修路真的比盖房子更赚钱吗?”

李华勇诧异道:“这不是建筑行业的老话吗,怎么,难道你们在香江没听过这种说法?”

见钟志文和老陆同时微笑摇头,李华勇醒悟过来,醒悟过来的同时他哑然失笑。严格来说,这句话虽然在大陆地区如雷贯耳,有很多吃瓜群众都知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