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最不受宠幸的人,所以刘邦一去世,吕后一掌权,她把刘邦当年宠幸的那些妃嫔全关在宫中,一个都不准出来,惟独这个薄姬她放她走了。她觉得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放她走了,放她到哪儿去呢,上代地和她的儿子代王刘恒生活在一起了,这是她第二个幸运。
第三个幸运之处,就是吕后在高后七年迫害刘姓诸皇子的时候,刘恒躲过了一劫,这个我们《吕后》系列讲过。当然,刘恒躲过去了,薄姬也躲过去了,这是第三个幸运。
第四个幸运,我们在讲《荡除诸吕》那一集中间讲过,齐王刘襄起兵,周勃、陈平、刘章在宫中,在京城把诸吕全部灭掉了。本来这个灭掉诸吕立功最大的是谁呢?是齐王刘襄和他的弟弟刘章立功最大,但最后在立谁做继承人的问题上,大臣们不愿意立刘襄和刘章。因为刘襄和刘章是刘肥的儿子,两个人很小很能干,大臣们觉得他们上台以后不便于控制。而那个默默无闻的代王刘恒,大臣们觉得他很老实,好控制,就把刘恒立为了继任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所以第四个幸运的地方就是说这个薄姬的儿子,当别人在除诸吕,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在代地休息。等人家诸吕除完了,他被迎接回来当皇帝了。
这个薄姬就非常幸运地当上了皇太后,但是当了皇太后的薄姬就开始有变化了。她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家族富贵,在这一点上,她几乎和吕后犯了同样的毛病。她的儿子,就是她已经管不了了,她就考虑到她的孙子,她这个孙子,她的孙子当时是太子,就是汉景帝做太子的时候,这个薄太后就为她的孙子选了一个太子妃,选的是她们薄家的娘家孙女。太子妃是个什么前景啊?太子继位将来就是皇帝,而这个太子的妃将来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后。就是她做过皇后,她知道皇后是很尊贵的,她还想让她的娘家孙女也做皇后,又犯了吕后同样的毛病,吕后不是给那个姓刘家的专门配姓吕的,刘吕配。这个薄太后她也是如此,她把她薄家的孙女挑出来搞这个刘薄配。其实汉景帝并不喜欢她祖母给他选的这个太子妃,但是没有办法,这是老太后。在那个年代中间,他如果不服从的话,他有可能丢掉太子之位的,就接受了。汉景帝继位以后,这个太子妃就很自然地升为皇后了,这就是薄皇后。这个薄皇后确实是命薄。因为这个薄皇后她给汉景帝作为太子妃,到后来升为皇后这一段时间中间,始终没有孩子。我们刚才介绍过,汉景帝是十四个儿子,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牌的皇后没有儿子。一个正牌的皇后却没有皇子,而六个妃嫔生了十四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