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嬉戏游猎,而来自整个关中甚至整个天下自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年轻俊杰们,也汇聚于此。
干什么?
自古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自汉兴以来每至夏秋,长杨宫周围经常会聚集数十乃至于数百名各色士子,捧着自己的文章、策文,像孔雀开屏一样,争先恐后的向着那些策马而过的大人物展示。
哪怕只有一个人能稍微驻足,这些人也会得到莫大安慰。
若有人有幸被人看上,带回家里,无论是收做家臣谋士幕僚还是举荐给朝廷。
那便会立刻激励这些人,继续守候于长杨宫外的驰道。
数十年来,长杨宫外曾经发生过无数奇迹和佳话。
但在如今,这里却是儒门士子们的地盘。
甚至已经被化为儒生的禁脔了。
一个黄老学派的愣头青跑去儒家的地盘,能有什么下场?
讥讽与排挤是一定的。
说不定,甚至可能挨一顿揍。
张毅在长杨宫外苦守三日,虽然没有挨揍,但却备受排挤。
那时,他心中依然抱有期望,甚至可以说满怀憧憬。
希冀自己所写的时势策文能打动某位大人物,从此踏入仕途,为国出力。
然而,很快他就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多么的幼稚与可笑——当他战战兢兢的捧着自己的策文,献给一个骑着鲜衣怒马,有着无数侍从簇拥的贵人手里时,却只看到了那个贵人,将他的策文,直接丢进了漏水河的溪流之中。
“黄老之学,不过陈腐之说,将死之字而已……”那贵人讥笑不已:“小子,吾奉劝一句:还是回家将所学之书,统统烧了吧……”
若那时,这张毅乖乖的服软,甚至哪怕只是不发一言,沉默离开都好。
但可惜,张毅是一个年方十八,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如何受的了这样的羞辱?
于是,丢下了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简直就是立flag啊!
更是赤裸裸的嘲讽!
不止那贵人立刻大怒,便是左近的儒生,也都是怒目而视,火冒三丈。
然后……
张毅就被这些人按在地上痛打了一顿,最后丢进了漏水之中。
若非漏水河窄水浅,恐怕张毅早已经喂了河中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