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45.因地制宜善民力(3)

茶叶、生丝、瓷器、棉布等货物,尚且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再过约八十年到一百年,就基本集体完蛋了。

历史教科书上那段大英帝国的纺织业繁荣是踩着三百万印度纺织工人的白骨而诞生的,可不是什么假话。

工业葛名最先展开的纺织行业,大大的抢占了世界的纺织物市场。机器生产的工业方式远胜于手工业家庭纺织的小户经营模式,既能保证一定的质量,又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想不超出都难。

随后印度阿萨姆、斯里兰卡(锡兰)等地的茶叶种植园发展,英国人直接在当地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资,制定了细化的标准,随即逐步接管了东亚的茶叶出口。

欧洲本土的制瓷业又逐步的建立和发展起来,不再完全依赖于东亚的瓷器进口。

生丝嘛也就不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日本生丝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西进东退的年代,但是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

“先生所言,老夫勘行之后,便会代为上奏御様!”

“不知阁下是?”

“在下村上因幡守岛之丞!”

“这位可是三千石幕府大身旗本,源出清和源氏满快流,代代相传的天下名门。”间宫伦宗也帮着介绍。

“阁下既有布衣之上的身份,想必在幕府有所任职吧。”

“忝任幕府御勘定方,武藏国普请奉行!”

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