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45.因地制宜善民力(2)

坏,滋味肯定不行了,饭粒也碎了。可他还是饭啊。正好拿去给雇工们当伙食,一点儿不浪费。

就算拿去当干饭卖,也有的是人抢着买。只要便宜一点,饭总归比吃地瓜香!这年头糟践粮食那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馊饭都有人吃,何况是蒸米糖剩下来的饭?

而那些水上锅开火,不停的搅拌,煮四个小时之后,就会形成和蜂蜜一样的米糖。

香甜似蜜,醇厚胜糖!

重点是,米一点儿不浪费!蒸出来的饭照吃不误,还能出产大量的糖。

仅此一项就能活民数千户,为幕府每年增收超过五万两的现金。

等于武藏一国的所有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全部解决,封建统治必然大为稳固。既安定广大乡村,又繁荣市场。

“哎呀,先生之大才,胜我十倍百倍,只可惜非我国人,惜哉甚哉!”

那中年男子竟然听的热泪盈眶,紧紧的抓着洪景来的手,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谈不上谈不上,不过是历任地方,久见生民疾苦,日常思之而已。”

“那别处呢?他国百姓如何呢?”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阁下着相了,以鄙人一己之力,哪里能救天下之百姓?”

“欸是老夫孟浪了!”

“因地制宜,善用民力!这八个字赠与阁下!”

那中年男子慢慢松开洪景来的手,往后退了三步,跪在榻榻米上,恭恭敬敬的向洪景来行了一个大礼。

“我今日既然受阁下这一拜,那也不保留什么了。”

“贵国历年来输入洋货,除享保左近五十年以红铜输出不致金银流出外,金银日益流出,据估算总值不下黄金一千万两吧。”

“此事白石公(新井白石)早有预见,幕府多次下令禁止贵货流出,然无可阻挡。”

“教民稼穑之外,亦当出产可输出于外之物。譬如荷兰,据在下所知,去年一年便自清国购买茶叶二十万斤,且犹自称不足。”

“茶叶吗?”

“贵国茶叶栽培亦久,且种茶占山地,不占良田,百姓熟练。”

“其实生丝亦是如此,不过贵国所产之生丝,虽然数量不小,但品质稍差,远逊于清国所产。既不如第一等南浔湖丝,亦逊于第二等杭嘉麻黄丝,仅与三等粗丝差相仿佛。”

“这般吗”

其实这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特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