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两试案首出海南(2)

英接过,先是疑惑,稍稍翻看后,才醒悟道:“是公子新编的西游?”

“府试结束后,我又写了两回,把宝象国的故事补全,顺便开启了下一难,平顶山莲花洞金角银角大王。”

海玥道:“此书我原本已经不准备再写唔,倒也不是一定不写,而要等到功成名就,再将之写完,流传后世!不然万一那位原本要新著的,看到这部作品,自己不编了,岂非罪过?”

他说的话,黎玉英没完全听明白意思,却懂了一点,抿嘴道:“公子如此肯定,此作能流传后世?”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讲究谦逊,可不敢如此夸口,海玥却笃定地道:“一定可以!取经之路,实为修心之路,降妖伏魔,恰似降伏心魔,这场横跨十万八千里的壮游,最终成就的是心灵的圆满与升华!”

“修心之路降伏心魔”

黎玉英若有所悟,郑重地收下:“多谢公子赠书,小女子定当拜读!”

说着,脚下开始微微晃动,海玥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入舱吧。”

一路无话。

顺风行船,本来也就半天不到,待得徐闻的码头遥遥在望,太阳都未西下。

大伙儿再度走上船头,目露激动之色。

尤其是海玥和海瑞,兄弟俩还是第一次离开海南。

虽说都是大明广东省,但正因为孤悬海外,再度踏上陆地时,就好像有另一番海阔天空在等待着他们。

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不走出去,闯荡一番?

强忍住迎风长啸的冲动,海玥第一个跳上岸,开始打量起徐闻码头。

历史上,这里叫徐闻古港,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叫海上丝绸之路没错,那时船队所携带的交易物为“杂缯”,恰好是一种丝织品,正式翻开了中西方之间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页。

那时还是汉朝。

不过由于远洋航路改变,古港泥沙淤积等原因,到了唐宋时期,徐闻古港就渐渐没落,到了明朝,这里更完全成为了连通海南与内陆的小码头。

相比起海口浦,县级别的徐闻就没有那般热闹繁华的街道,驿馆都毋须进去,从门口一看,就知里面要寒酸许多。

可这个时辰,也不可能赶往下一个城镇,只能将就一番。

听得外面的动静,此地的驿丞迎了出来,见到这么长的队伍不禁皱眉,但见到为首的吴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