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朱标才是最合适的接班人(4)

强度控制政策,埋下明朝宦官干政的隐患。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战果很少。派郑和七下西洋,严重损耗国力。”

“加上常年对外征战以及大量浚疏运河的工程,导致沉重赋税和兵源徭役,这非常不利于民间发展。”

“打江山需要的是严峻,守江山却要张弛有度。您在位时期过于严苛,就需要下一位皇帝采取宽松政策,引导民间蓬勃向上,而不是继续高压态势。”

“但二祖非正统继承人,让他难以把社会秩序变得宽松。”

“所以虽然有永乐盛世的说法,但其实对于百姓来说,生活情况并不算好。”

“只能说永乐盛世是建立在当时大明强盛的武力上,而不是建立在综合国力之上,跟汉武帝的情况有些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汉武帝远征漠北是真有战绩,打得匈奴找不着北。二祖远征漠北几次都没有找到对方主力决战,无功而返,还是略有些不足。”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二祖时期的缺点。优点也非常多,包括二祖在位期间打下大大的疆土,甚至还在马六甲海峡建造城池,许多丰功伟绩,比这些少数缺点厉害太多。”

“只是跟朱标比起来,当时的大明需要的不是四处征战开疆拓土,而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国力上去了,这些事情哪个皇帝都能做到。”

“所以我才说朱标和二祖都有当皇帝的能力,只是在特殊时期,比如明初时期,朱标比二祖更适合。如果是在明末的话,才需要二祖这样杀伐果断,雄才大略的皇帝镇住局势。”

“并且明初朱标上位的话,不容易为大明的灭亡埋下祸根,相反二祖时期确实埋下了不少雷,可以算是间接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朱云峰尽量说得比较委婉客观,没有贬低朱棣的意思。

他写历史,经常去逼乎查阅资料。

除了研究史书,自己去了解那些历史以外,也会去看看逼乎那些大手子们的看法。

而逼乎大手子们往往分成两派,一派朱标吹,认为朱标不死,大明千秋万代。

另外一派认为朱标就是个冲击波,被吹出来的伪神,实际能力远不如朱棣。

曾经朱云峰年轻不懂事,加上朱棣是他直系祖先,天然让他站队朱棣,便也觉得朱标不如朱棣。

毕竟朱标死得早,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但后来思想成熟了,对政治稍微有些研究了才知道,在朱元璋那个时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