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臣弹劾,江南总督”
“臣弹劾”
大清早刚上朝,永宁帝的耳边就响起了连绵不绝的弹劾声,其中大部分火力都是冲着江南总督去的。
原因非常简单,裴云轩磨磨蹭蹭的抵达扬州之后,就窝在那里不动了。
并没有和大家预想中那样,立即组织大军去救援南京。
朝廷派出的几支援军,全部都停留在了江北,没有渡江南下参战。
武将按兵不动可以理解,总督大人既然到任了,肯定要听命行事。
没有上面的军令,大家是不会主动找事的。不然就算打赢了,钱粮也没着落。
“够了!”
“裴爱卿才刚刚到任,对江南的局势不熟悉,需要时间了解一下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家要多点儿耐心,不要一惊一乍的,免得影响到了前线统帅做出决策。”
永宁帝出言开脱道。
对御史言官,现在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如果不是为了维系虚心纳谏的人设,他早就学习先帝,把这些碍眼的家伙给收拾了。
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仿佛满朝文武中,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就没有合格的官员。
据护送的锦衣卫传回的讯息,裴云轩一路上可是非常体恤下属的。到了扬州之后,也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
军事上差了点儿,这不是人才刚到任,总得给人家筹备大战的的时间。
刚才出来开炮的,多是出身长江以南各府的官员。此刻家乡正在遭到战火蹂躏,心急是正常的。
不过急着用弹劾手段,给前线的总督施加压力,那就不对了。
要不是他一眼看透了问题的本质,真信了这帮人的鬼话,把江南总督给换了,那就真要坏事啦!
频繁换帅,乃是兵家大忌。
白莲教叛乱发展到了现在,永宁帝已经不奢望,能够立即将他们镇压下去。
稳扎稳打,能够在未来一两年里,收拾完这个烂摊子就不错了。
若是仓促出兵,再吃一个大败仗,应天府肯定要完蛋。
“陛下,江南总督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
不过升迁广西都指挥使李牧担任两广提督,这不符合祖制,还请收回成命!”
督察御史杜良才紧接着开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