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拟定完人员,李牧继续投入到忙碌中。
外出征战这么长时间,积压了大量的政务,等待着他处理。
上千万亩的军田,必须要认真进行规划。
前面那种粗放式的种田,收益实在是太低了。
广西地区多是山地,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粮食。
这需要深入调研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粮食依旧是重中之重。
不过别的产业,也可以适当发展。
渔业自不用说,海洋捕捞一直都是广西军,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畜牧业养殖,暂时不具备规模化的条件,只能玩儿散养。
家家户户养上牛羊有难度,一时半会儿,没有那么多仔不说。
养殖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让大家都养上家禽,还是具备可操作性的。
相比后世来说,现在的广西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一家养上两三只鸡鸭理论上完全可行。
消耗的粮食不多,鸡鸭产的蛋,足以覆盖成本。
在外面推广很难,可卫所中不一样。
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迅速铺开。
无论是留着自家食用,还是拿出去换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拥有稳定的禽蛋供应,大军的伙食也可以丰富一些,省的老是吃鱼时间长了腻味。
经济作物,必须尽快种植起来。
尤其是“榨油”和“制糖”,必须列为重点工程。
这年头大家的胃口大,最主要原因就是肚子里面缺少油水。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粮食危机直接迎刃而解。
糖更不用说,妥妥的战略物资。
每次大军出征,他都要花大价钱采购,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货。
心中有了计较,接下来就是具体规划。
坦率的说,实施难度非常大。
主要是缺乏人才。
大虞朝的读书人,不能说不识五谷,但对农业、畜牧业的了解真心不多。
空洞的四书五经,早就让他们脱离了生活实际。
即便是这种不合格的读书人,李牧麾下都不多。
想要搞生产,只能靠卫所基层军官。
这部分人知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