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变化。
五城兵马司南下之行,成了军功生产机器。
随便一名军官名下,都有几十上百个首级。
按照大虞律,众人无疑是满足了武将升迁的基本要求。
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待晋升的将领,朝廷空缺的优质岗位肯定不够分。
何况除了五城兵马司外,京营同样是勋贵子弟的大本营。
这边斩获颇丰,那边的战绩更厉害。
大家都是关系户,竞争起来只会更加激烈。
家族子弟少的还好,只要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就能够获得族中的大力支持。
最惨的是那些兄弟多的,兄弟、堂兄弟、叔伯子侄好些人都在军中任职,又恰好同时面临晋升需要。
有限的资源无法覆盖到所有人,朝廷也不允许一家独大,注定有人要在仕途上做出牺牲。
同族兄弟尚且会因为个人仕途,影响私底下的关系。
往日的同僚朋友,一下子变成了仕途上的竞争对手,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
相对大部分同僚来说,李牧的情况算是好的。
虽然不是侯府的嫡系,但架不住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潜力,受到了镇远侯的重视。
家族政治资源分配看血脉,同样也看子弟的潜力。
给谁不给谁,当家人有很大的话语权。
优先培养族中最优秀的子弟,符合家族的整体利益,其他人也没话说。
作为五城兵马司的首功之臣,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衙门的脸面,同时也代表着舞阳侯的个人倾向。
兵部和都督府在考虑人事任命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具体到哪个位置,还需要幕后进行博弈,但起码不会太糟糕。
在众人争先钻营的时候,李牧反倒是闲了下来。
就连抓捕黄仁龙的行动,都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
并非他渎职,纯粹是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
没有主帅的授权,下面将领是无权调动军队的。
何况手中有限的线索,也不能保证抓到贼首。主动请缨,却又没完成任务,在官场上是大忌。
尤其是在临近升迁的关键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过便是功。
扬州城。
收到捷报的徐阁老,只感觉头大。
南下这么长时间,好事没有一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