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营数里,一旦兵败必定全军覆没,袁公,此役我军可胜矣!”
留着三叉胡须的河北掾吏站在高台,望着底下还在厮杀的两军,不觉摇头晃脑,自信地品头论足道。
恰逢其时,北边奔腾而来的马蹄声震响天际,一千五百骑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的汉军骑兵,突然在袁军阵后杀来。
为首的骑士奋臂高擎一杆素底赤色的“劉”字旗,在乌桓突骑的惊呼声中,顶着箭矢狠狠地一头扎进胡人突骑阵形,中间紧夹马腹疾速杀到,左右两翼绕侧夹击,以防乌桓人窜逃。
乌桓的大人与渠帅、豪长见此汉军奔袭的场景,原本想发挥他们在草原一贯有的天性,对方气势汹汹而来,那就先撤退避开锋芒,以耗费敌骑体力,然后再用箭矢慢慢消耗汉军。
但乌桓大人想到单于蹋顿的嘱托,一定要护袁公周全,如果没有他们挡在前面,那对方必然直奔号令高台的方向杀去。
如今只能咬紧牙,让人吹响号角,率突骑正面迎击汉军,好在袁公也给了他们不少汉式扎甲,比先前的皮甲坚固多了。
应该能肉搏纠缠一番,待袁公麾下的步骑军反应过来,他们再拉开距离射箭骚扰。
乌桓部落的大人及其统率的突骑,是在袁军骑兵覆灭后,才被袁绍召来护卫中军,所以也没机会看到先前四千余骑兵是怎样被虎贲骑打得哭爹喊娘,临阵杀崩追击几里的场面。
而传令信使也没和他们说,自家骑兵以数倍优势多打少,结果让青州军打得全军覆没的事。
因此乌桓大人沉思后,自恃今非昔比,相比之前皮甲众多,无法有效防御汉军的箭矢,有了扎甲的乌桓突骑攻敌能力更为强悍,就算是在肉搏战中,凭借从小练起的骑术,还能更胜一筹。
乌桓大人暗忖度道:“他能一路来,我亦能一路去,乌桓骑战不输于汉军。”
乌桓突骑也如他所料,在射过几轮箭矢后,也纷纷弃弓拔刀,驰马奋勇向前迎战。
待百步内终于看清对方身上几乎全是染血之后,所有乌桓骑兵皆不由得内心一咯噔,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可已经冲刺起来的马儿,没那么容易刹住脚步,就是乌桓人想撤也走不了了。
平川旷野之上,刘、袁两军骑兵再度狠狠撞到厮杀在一块。
“杀!”
“杀敌!!”
青州的地道方言叫喊声与乌桓语喊杀声,交汇到一起,两军顿时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