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2章 抢蛋糕,各显神通(2)

现出来的产品就没有办法达到设计值。

“我们的工人们这段时间都在拼命的练习各种零件的安装方式。”

“甚至单单一个螺栓的紧固,我们就组织了好几次的比赛,激励工人们勤练习,每次拧紧的力度用的差不多,确保质量稳定性。”

廖成文虽然入职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吃住都在厂里面,对整体的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他现在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来到这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所以有的时候他工作认真的态度和努力的劲头,就连江辉自己都要自愧不如。

厂里面不少人都是憋着一股劲,想要干出一件大事出来,让周边的人可以对自己刮目相看。

“大家都很熟练就好,我们第一阶段是先培养一批熟练工,然后等到量产之后,利用这些熟练工快速的带领新的工人掌握组装的技巧,让我们的产能可以快速的提升上去。”

“国内现在对于摩托车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如果我们的宝马70的产品性能比同行好,价格又还能便宜一些,到时候的销量绝对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江辉可是知道嘉陵本田合资生产出来的第一款摩托车就成为了爆款。

哪怕是一辆摩托车要三千多块的价格,也有点供不应求。

当然,这也因为他们合作初期的摩托车是从国外直接进口零件来组装生产,所以产能有限。

后面慢慢的实现了国产化,产能就提升上去了。

不过让人比较无语的是国产化之后,油耗也跟着提升上去了,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确实如此,外面现在自己做生意的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不少人手头上都有一些钱了。”

“几万块一辆的汽车买不起,也买不到,但是几千块一辆的摩托车,不少人还是想要买的。”

廖成文自己就很想拥有一辆摩托车,可惜哪怕是以他的工资收入,买一辆摩托车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想一下,现在的工人也就三四十块钱一个月,但是一辆摩托车却是要三千来块钱。

后世一个工人一个月怎么也有三四千块,甚至五六千块,但是一辆普通摩托车的价格,也还是三四千块钱。

收入上涨了百倍,摩托车的价格却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想而知,在1981年的时候想要买一辆摩托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