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临洛阳,智慧宫中(4)

河南下。

另一部分则乘船跟随。

最大的一艘是李隆基曾经打造的龙船,重修一遍,为李瑄此次南下的主船。

“有劳府尹。”

李瑄点了点头,然后与独孤峻一起,慰问洛阳府其他官吏。

翌日,李瑄前往大唐月报总部视察。

六年时间,七十多期的发行,使大唐月报在大唐百姓心中,产生一定的地位。

没有人怀疑大唐月报上新闻的准确性。

至尊亲笔撰写的西游记依旧在连载中。

对于凡夫俗子来说,西游记的故事老少皆宜,令人津津乐道。

李瑄看到大唐月报的发行愈发流畅,活字印刷,使大唐月报能在次月初三,陆续印刷出报纸,然后快马送往各地。

哪怕是南海,也可以在两个月内送达。

坐于家中,即知天下事。

大唐月报的出现,使消息流通得更快,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百姓。

下午的时候,李瑄来到位于紫薇城的智慧宫。

智慧宫在紫薇城的宫城之中,由原本的弘文馆改建。

李瑄第一次到达智慧宫。

阿费夫等诸国学者、发明家,多达八百余人。

平日里,他们负责翻译自己国家经典。

同时,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知识。

也有学者研究大唐的历法、数学。

那些发明家则让他们自己捣鼓。

大唐也有一批学者在智慧宫,与外国学者取长补短。

李瑄来到智慧宫,宣布译书的学者,可以永久成为唐人。

凡发明利国利民之物者,依旧会奖励官职、爵位。

以激励这些外国人在大唐扎根,彻底为大唐效力。

阿费夫等学者动容,他们只是外来人,从未奢求过大唐的爵位、官职。

但有大唐皇帝亲口承诺,他们不得不信。

手舞足蹈,激动溢于言表。

大唐作为最文明的国家,有英武的天可汗统治。

看洛阳的布局和繁华,人人都想永居于此。

对一些波斯人来说,本来已被大食统治。是天可汗将他们解救出来,还能自称波斯。

一个个卯足劲,希望能创造出利国利民的东西,让天可汗看到他们的价值。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