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九章:拆屋顶法则(3)

后召他们过来,到底目的是什么了。

要知道,就算是小官家不知轻重,可诛杀大臣这样的事,太后不可能不知道有多严重。

然而直到现在,太后都没有开口,难道说,是太后想杀寇准?

众人心中一阵叫苦,要真是这样,可就难办了

他们虽然都不想得罪太后,可诛杀大臣这种事,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否则的话,光是外头那些言官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

珠帘内,赵祯直起身子,重新坐好,道。

“丁相公方才已然说了,先皇重病,乃因寇准附逆辜负皇恩,若非此事,先皇何至于天不假年?”

“朕为先皇子嗣,自不能坐视此等贼子逍遥法外,让其与先皇同去,乃孝道也。”

“何况,寇准如今区区一司马尔,何言朕骤登大位,急诛大臣?”

大宋朝有祖宗家法,这一点谣传已久,还在后世之时,赵祯也多少听过一些。

甚至还有一些史料记载,说在老赵家的太庙当中有一个密室,里面有一块太祖立下的誓碑。

上面刻有三条祖训,其一为保全柴氏子孙,其二为不杀士大夫及言官,其三为不加农田之赋。

凡后世嗣君继位,需屏退左右,入而跪读。

关于这块誓碑是否存在,许多人争论不休。

但是现在的赵祯,却能很确定的说,压根就没有这种东西。

否则的话,他登基这么久了,怎么没人让他去拜什么誓碑呢?

别说没有,就算是真有,赵祯也得悄悄给他砸了。

反正这誓碑如果有,也是在太庙密室里,除了嗣君之外,没人可以进去。

如今赵恒死了,能进去的就他一个,悄悄砸了,对外说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别人也没办法。

誓碑之说,大抵是假的。

但是,大宋的祖宗之法,确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只不过,这所谓的祖宗之法,并不是落在纸面上的成文法,而是一代代人执政风格叠加,积累下来的所谓家法。

这些家法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

后世熟知的崇文抑武,强干弱枝,异论相搅,包括所谓的不擅杀大臣,都属于此列。

但是

“官家,太后明鉴,寇准如今虽然只是区区司马,但是毕竟曾位列宰执,于国有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