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四章:五虎制敌·吴淞失陷(2)

路北犯,且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

“弘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做?”

弘历也不知道如何做。

这已经不是调兵遣将的问题了。

“看英夷的行军路线,目标应该是南京。”

“从广州出发,经过东南沿海进入长江直抵南京,那朝廷只得屈辱投降了。”

雍正脸色发黑,强压着怒气道:

“朕知道!”

“朕是问你怎么办!”

弘历一脸苦涩,微微摇头。

东南七省是朝廷命脉所系,是大清财富最为集中、最为富庶的地方。

英夷一旦控制了东南沿海,意欲控制长江,断绝漕运。

朝廷没钱了怎么打?

没有任何条件可以谈。

英军在攻陷镇海的第三天,又自南江直入宁波,而宁波几如一座不设防的城池,英军“登岸劫掠,城门洞开,直入无人之境”。

浙东连失定海、镇海、宁波三镇,一度相信“夷人就抚,海防可撤”的道光帝,又从“主抚”变为“主剿”,在全国各地调兵遣将赴浙“靖逆”,并任命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督师往剿”。

结果奕经仍是使用拖延战术,而当地官吏绅民对奕经比对英军还恐惧。

据时人所记,“奕经调拨京兵数百,带领侍卫等官,由京起程,沿途需索,数旬后方抵江南省,由江南到江苏,闻夷凶猛,枪炮迅利,即驻兵苏州,探听夷情。

在苏数十旬,淫娼酗酒,索财贪贿,每日吴县供给八十余席,用费数百元。稍不如意,侍卫、京兵等即掷击杯盘,辱骂县令,吴县竟被逼勒呕血而死”。

其实这里很奇怪,奕经在京时与道光帝达成了某种默契,因为他在江苏呆了两个月,訾议四起,但道光始终未催他早日赶赴战区,表现出难得的“不为遥制”的豁达态度。

大清光绪时期

“自雍正爷之后,清廷派出的领兵出征的军事统帅,其将军名号,不再新创,而是沿用前朝旧名。”

光绪与一名妃子执棋交谈道:

“其印信亦为当年统帅交回之物。如奕山的靖逆将军,创名于康熙五十六年,为富宁安征剿策妄阿喇布坦时始用。”

“而授奕经的扬威将军,历史更为悠久,创名于清刚刚入关时的顺治三年,为德豫亲王多铎征讨蒙古等部时始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