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八章:“片言片纸,远胜十万之师!”(1)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擦了擦手里的紫纹桃,咬了一口。

“还是那个老问题。”

“皇帝在作出一些重大的错误决策后,要么是奸佞之臣作祟,要么是皇帝向上天发出罪己诏。”

“但做为最终负责人的皇帝不会对此真正负责。”

刘彻给小刘据也扔了颗桃,笑道:

“明朝之前有宰相,有宰相的最大好处就是皇帝可以寻人问责。”

“出了事还可以罢免宰相。”

“而没有宰相,皇帝就既是责任人又是问责人。

“出了事还指望皇帝罢免惩罚自己吗?”

“那可真是想多了。”

“而这里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了。”

刘彻透过清朝之变,看到一丝跳出中原藩篱的其他景色。

“过于专制集权的制度对皇帝个人要求过高,使得帝制政治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遇到个人才能很强的一些神君圣君可能会出现一些盛世,但整体上制度具有极大的漏洞才是必然性。”

小刘据有些迷茫了。

他捧着桃子,有点呆愣的看着一脸饶有趣味的阿父。

什么漏洞?

皇帝是漏洞吗?

刘彻吃着桃子,思考着这种前所未有的例子。

这么一种决策机制摊上道光这么一位决策人。

其犯错误的概率是极高的。

因为道光面对的是陌生的敌人,全新的问题。

他根本就无祖制可守可循。

对于一名守成之君来讲,这简直就是塌天大祸。

七月二十三(8月20日),道光发给琦善两道谕旨。

第一道谕旨指示琦善如何“驾驭”“外夷”。

一、对于英方的“冤抑”,告以将逐一访查,以折服其心。

二、对于割让海岛,告以清朝准许英人通商已属“施恩”,不能再“致坏成规”。

三、对于商欠,告以应由两国商人自行清理。

四、对于“货价”,告以鸦片本属“违禁之件”,又已销毁,“不得索价”。

而对于中英平等外交、赔偿军费两项,道光未给予指示。

第二道谕旨是让琦善向英方宣布的,谓:

大皇帝统驭寰瀛,薄海内外,无不一视同仁,凡外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