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七章:道光态度的转变(1)

直隶总督琦善一开始是主“剿”的。

当六月二十四(7月22日)道光命各省“加意严防”的谕令到达后,琦善立即采取了三条对策。

第一,天津以北各小口,改派立有军功的将领负责指挥,“密授防御之策”。

第二,亲赴天津海口坐镇指挥,并令地方官“暗备火攻器械”,岸炮与火攻并举。

第三“由官授以器械”于村民,“示以赏罚,使之暗相保护”

大明神宗时期

坐在椅子上小皇帝紧蹙蚕眉。

“先生,这个严防海口的以守为战的制敌方略有问题吗?”

对面正伏案狂书的张居正闻言抬头,想了想,轻声道:

“没问题。”

“以海岸炮台坚强据点来对抗来犯的英舰英船。”

“这种利用海岸据点抵御外族海上入侵的战法,在沿海卫、所抗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从原理上讲,没问题。”

小皇帝点点头,微微抬手示意面前的元辅继续说。

张居正开口道:

“但是世事变迁,不可套用。”

“我大明的海防卫、所,与此时的清军炮台不同。”

“我大炮的海岸炮台是小规模的城防工事,大多与海尚有距离。”

“一旦有警,附近民众皆入之凭借抵御,以待大军救援。”

“而观定海等地的炮台建设可知。”

“清军炮台完全是炮兵阵地,建于濒海要厄,直接与敌方舰船以炮火竞斗。”

小皇帝一瞬间就领悟了。

“先生的意思是,舰船的优势就是其机动性。”

“他们有海上优势,而大清本可以充分利用陆上优势,诱敌深入。”

“但偏偏以我之弱对敌之强,战略和战术上出现了错误。”

张居正捋须微微颔首,但又叹息道:

“这鸦片战争是中原第一次见到海外诸国的坚船利炮,清军对其战术毫不知悉情有可原。”

“所谓知己知彼,也要先知道对方的存在才行啊。”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抬头道:

“先生,朕欲开海。”

七月初七(8月4日)琦善又收到道光命其作两手准备的谕令。

对如何剿办,他又作了一些具体部署。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