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重要军事情报,成为英国策动对华侵略战争的重要准备。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半天不语。
“你们说算了。”
魏征等人明白皇帝要问什么,无非就是这场战争能不能赢罢了。
就看先前的战斗不是一触即溃,说明清军是有还手能力的。
但打仗不光是打钱,或者说钱粮在战争中占的比例不是最高的。
所谓知己知彼吗
那么问题来了
清朝现在都被对方摸清筛子了。
而清朝对英国呢?
两眼一抹黑!
怎么打?
只能说自负太久,自限眼界了。
时代变革,非人力能企及了。
南宋(孝宗提前上位的时间线)
赵昚根据大宋多年来挨打的经验,直指问题本质。
“道光的态度很重要。”
虞允文站在皇帝身后,直接坦然道:
“虽然敌我信息不明,但对方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其军心、钱粮,都有莫大压力。”
“观前面几战,清朝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只要守住海岸,就能以逸待劳,形成另一种坚壁清野。”
“问题就在于清帝态度能否坚决”
危机,也是机遇。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连算兵力的兴趣都没有。
直接道:
“他输定了!”
过来整理退位事宜的朱瞻基好奇道:
“爷爷,这还没打呢,您怎么看出来的?”
大马金刀坐在椅子上的朱棣,头一扬,不屑道:
“有的战争,你爷爷打眼一瞧就知道输赢了!”
徐皇后白了他一眼。
“你好好说。”
朱棣摆回头,正经道:
“道光这人一登基咱就看出来了。”
“意志不坚。”
“碰到南墙就往后退。”
“你看他现在禁烟如何坚决,那是因为实打实的银子没了。”
“那玩意是牵扯到他的生活了。”
朱瞻基想了想。
确实,登基时的吏治改革失败他就甩锅。
朱棣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