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3 用大清的价值观去看大宋,没毛病(8)

做事,

依旧是那么的四平八稳,令人放心。

李郁搂过她,看着窗外的雪花。

突然问道:

“韦俊最近有来信吗?”

“没有,奴家问过韦秀了。”

“我总觉得,各方势力要开始侵蚀我们了,内务部要小心防谍。”

“奴家晓得,最近秘密抓捕了两个桩子。一个是白莲,一个是两淮盐运使的人。都是新吸纳进来的。

“尽快审讯,然后制造一起意外死亡事故。暂时还不想撕破面子。”

“是。”

沉默了一会,

杨云娇突然说道:

“老爷,您该娶亲了。”

“嗯?”

“是的。做大事的人,没有子嗣总归不稳。”

李郁没有说话,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不过,

娶妻可是大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家世要清白,要贤惠。

要大度,支持并理解自己作为一个艺术生的特殊爱好。

最重要的是,支持造反。

这么一想,就很难了。

“走,随我去瞧瞧枪炮厂。”

铁匠铺子,车床车间,配套的木材加工作坊,皮革加工作坊,漆面作坊,

在前些天,合并成了西山枪炮厂。

老张铁匠,是厂长。

小张铁匠,是副厂长。

手底下拥有200人的匠人队伍,能够协助完成全部流程。

“张老爹,上个月产量多少?”

“2000支燧发枪,3磅炮到12磅炮共计150门。全部封存在仓库里。”

“你觉得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的困难不在枪炮厂,在老陈的铁厂。”张老爹很认真的回答道。

工业化,是一环扣一环的。

铁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焦煤厂,运输船队,长兴煤矿,李家巷铁矿,还有石灰矿。

冶炼出优质的钢铁。

再供应给枪炮厂,整个产业链条才能正常运转。

李郁刚走到铁厂门外,就顿觉温暖如春。

10座高炉,都是满负荷运转。

没人穿棉袄,都是仅着一件单衣。

“开炉喽。”一个炉头吼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