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3 用大清的价值观去看大宋,没毛病(7)

而是要带入维护大清稳定的视角。

大过年的,

把人家从祖辈生活的屋子里赶走,天底下还有比这不讲理的事吗。

抚标营很多人心里觉得,

换了自己,也按捺不住放把火的冲动。

冬日的太阳,下山很早。

数千人,在绿营兵的监视下,离开了府城。

城守营也出动了,

一路上监视,护送着这些人出城。

胡之晃,李郁的结拜兄弟,城守营游击将军。

一身棉甲,面无表情。

看着这些人,消失在了城门口。

“老大,这事做的有点缺德,没人情味。”

“李兄弟说的对,有刀把子,说话才硬气。”

如今的城守营,

不少人都是李家堡的人。

尤其是把总,千总这一类的低阶武官,三分之一都是自己人。

训练很勤奋,甚至超过了抚标。

不过,城守营的归属问题,也逐渐出现了矛盾。

乾隆将城守营划给黄文运节制,是临时的。

如今,

巡抚福康安到任了,按道理就该移交了。

可是老黄真不愿意,一直在刻意回避。

而福康安,也不客气。

抓住这个机会,直接下令,

城守营拨出100人,填补救火队的空白。

黄文运的心里,一阵酸溜溜的。

节制城守营的这段时候,他明白了什么叫手里有兵,说话就硬气。

抓捕反清分子,抄家,

直接上绿营兵,特好用。

比只会大呼小叫,抖着王法吓唬百姓的差役顺手多了。

消息,

源源不断传到西山岛。

李郁默不作声,继续研究地图。

取消救火队,看似是干掉了自己一个棋子。

可实际上,换上的还是自己的棋子。

“老爷,当初布局城守营是一步好棋。”

“嗯,老胡的妾,快生了吧?”

“是的。”

“提前做好准备。”

“老爷放心,奴家请了两个稳婆,还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备着了。”

杨云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