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6)

所以宋朝对士大夫来说是最好的朝代,工资高福利好,就算犯事也不会怎么样。但对于百姓来说,就真是水深火热,也无怪乎造反起义者是历朝历代之冠。

现在赵骏把官员任期加长,官员任免权也从皇帝那拿走,显然对于皇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让赵祯有些不情愿。

但赵祯稍微犹豫,最终还是答应。

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比改变大宋的历史,改变靖康耻带来的威胁更加重要。

“那就这样。”

赵骏笑道:“以后两府三司所有的政务全都归入政制院,我需要了解目前大宋的情况,收纳大量的数据以此来做变革。可能有好几个月都不会有新政策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规划。”

赵祯想了想就道:“那朕就在宫中设一处做政制院办公处?不若在大庆殿后阁吧。”

宋代宰相办公的地点在大庆殿旁边,叫做政事堂或者都事堂,《东京梦华录》记载:“入门东去街北廊乃枢密院,次中书省,次都堂,次门下省,次大庆殿。”

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殿外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史料记载“殿阔九间,庭院中有钟、鼓楼,可容万人。”节日、大典、祭祖或接见外国使臣都在这里举行仪式。大庆后阁则是举行仪式,皇帝休息的地方。

所以平日里大庆殿是不用的,基本上就是浪费在那里。赵祯一个人住那么大皇宫,宫中空着的地方很多,不过大庆殿在前宫,且又在两府办公之处,更容易发号施令。

赵骏对赵祯的安排没有异议,说道:“那就大庆殿后阁。”

“如此说来,我大宋马上就要有新的变化了。”

吕夷简笑着说道:“老夫还真是期待,这政制院会给大宋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啊。”

“大家拭目以待就好。”

赵骏笑了笑道。

“话说回来,骏小子,你都很久没有跟我们讲课了,此次你知政制院,以后就能常来宫中,多讲些课,多说一些后世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增长也都大有裨益。”

王曾提议道。

赵骏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起来,扭头看向晏殊道:“我也很久没说大宋笑话了,今天不如来一个?”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的脸上表情都是一滞,显然脑子里想起了不好的回忆。

特别是赵祯,脸色涨得通红,像是猪肝一个色。

那模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