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这就造成了想封本官没科举,想封王爵不是宗室,就只能另辟蹊径,以国公爵位领政制院。
在没有寄禄官的情况下领总揽全国政务的差遣,估计这也算是大宋头一遭了。
“可以。”
赵骏也没有在官职上多做计较,说道:“那政制院暂定成员为七人,也可以增设候补院士,一旦有人退出就立即补上。”
“候补院士有什么权力?”
“有建议权和提名权,比如看重哪个官员,认为可以大用,就提名上来,但需要我来同意。”
“嗯。”
“我希望这些职务都是常定,不能像宰相那样随意换来换去,这对于政局来说不稳定,可以暂定为院士任期为五年,五年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该罢免罢免,要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身体出现问题就只能病退了。”
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另外我认为以后官员要常设,否则容易出现上任官员还没开始行政,就马上被调离,后来者又推翻了前任的政策,会导致政令不稳定的现象,这对于改制不利。”
“这”
赵祯皱起眉头。
“有什么问题吗?”赵骏问。
赵祯想了想,摇头道:“那就这样吧。”
“当然了,官家自然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但我更希望官家能够和知制院商议一下。”
赵骏说道:“毕竟这样的话,更能体现官家维护知制院的决心。”
“好好吧”
赵祯勉为其难地答应,这又是从他手里抢了不少权力走。
大宋采取的是流官制度,往往高级官员任期很短,像开封府有183人当过府尹,而北宋才167年,平均每人每任才11个月,短的甚至只有几天。
如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礼,当过三次,最长的一次半年,最短的一次不到一个月,三次加起来也才一年。
这样做为的是稳固皇权,防止士大夫长时间把持某个部门,对皇权造成威胁。
但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流官任期太短,而古时候信息、交通、物资流通等都不发达,一项政令传递到全国去,可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有的时候旧官才刚上任不久,正准备大展拳脚,没多久就被调走,新官上任,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老百姓就在不同的政策下反复被折磨,反复被折腾,对于民力来说自然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