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六章 钓成翘嘴(4)

所以,这是赵煦三世以来,第一次见到欧阳修的子嗣。

好在来前,他已做了些功课,让人提前摸了欧阳发和欧阳棐的底。

便道:“朕听说,文忠公四子,各有其能其中长子发,授业于安定先生,擅长金石,能通天文、地理”

欧阳发赶紧拜道:“不敢!”

“臣微末之才,难登大雅之堂”

“哎!”赵煦笑着道:“金石之学,乃是天下文章之根也!”

“若不能通金石,何以知三代之政,窥先王之事?”

“朕对金石,亦是颇为期待的期待有朝一日,有学者能从金石之中,找到先王之典!”

欧阳发顿时心中一喜,他爱好金石,在家里收藏、搜集了许多青铜器物,但这个爱好经常被人批评不务正业。

不料却得到了天子的赞赏!

这就让他欢喜不已,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只听官家道:“朕曾与太学的吕博士说过,有朝一日,要在汴京立一馆,藏拓天下金石铭文,以供学者研究”

“待那一日到,卿或可在馆中任职”

这话赵煦是真心的。

因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从青铜器中得到答案。

待到时机成熟,殷墟里埋着的甲骨文,赵煦也会去挖出来。

到时候,甲骨文出世,必可重塑整个儒家的思想体系,推翻汉唐以来的无数思想桎梏。

士大夫们再和他讲三代先王,赵煦就可以把甲骨文呼他脸上。

当然,现在还不行。

在经济基础还没有完成转变之前,赵煦不会去动殷墟里的宝藏。

只有经济基础,已经完成了转变,社会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殷墟里的甲骨文,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而大宋社会的经济转型,起码需要十年时间。

欧阳发听到赵煦的话,却是欢喜鼓舞起来:“若果能有此盛世,臣必当肝脑涂地!”

赵煦嗯了一声,便看向在欧阳发身后的欧阳棐。

“卿便是当年为文忠公写遗表的那位文忠公爱子了吧?”

“皇考曾和朕,称许过爱卿的文才呢!”

这是事实!

也算是赵煦三世为人,能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他的父皇教他读书的片段。

只不过呢

赵煦微微眯了眯眼睛,脑海中闪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