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败亡之兵起于流寇,哀邦之民无以载腹(6)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没有那些小吏攀附之心。

嬴政看着满殿文武几乎都是一个声音,一边倒力荐扶苏。

心中三分欣慰之余,更有七分警觉。

虽然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都未表态,但是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们不说,是因为他们明白谁才是这大秦至高无上的主宰,是谁给予了他们无上荣耀。

除了那些不被扶苏所喜之人,他们大多数人应该都与这些力荐扶苏的人一样,是支持长公子扶苏为储君的。

蒙恬是自己心腹大将,但也是扶苏的鼎力支持者。

自己也很心仪扶苏,乱世需用重典,盛世则施仁政。

但是,若扶苏继位,以他对儒学的推崇,必将大兴儒学。

后世那种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局面,非自己想要的结果。

儒学的确利于巩固帝国安稳,但是也有不少偏见糟糠,让人迂腐守旧。

大争之世,固执己见,闭门自醉,歌功颂德,无异于自断前路。

百家争鸣,竞相绽放,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方益于蓬勃成长。

对自己而言,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诸子百家,哪个对帝国有利,那便是有用之学。

纳百家之长,聚千方之杰,筑万世之基,固永恒之本。

“子婴。”

嬴政突然开口叫道。

子婴之祖父是庄襄王同父异母之弟,父早年战死,母也久郁成病,生下自己之后便故去。

由于家族人丁单薄,一脉相承,陛下仁慈,念及血脉亲情,赐名子婴,于宫中寄养生长。

“臣在。”

子婴二十出头,相貌堂堂,站起来对着嬴政拱手一拜道。

“你是赢氏宗亲,朕的侄子,朕看着你长大成人。”

嬴政卖了一个关子,似乎在说家长里短。

“陛下天恩,子婴永世铭记,从不敢忘怀。”

说到这里,子婴就满脸感激之色,对于陛下他是发自肺腑的尊敬与爱戴。

“那好,你与诸公子年龄相仿,皆私交甚密,朕问你,谁适合成为帝国储君?”

嬴政话锋一转,直接询问道。

子婴露出思索之色,很快便露出坚定之色道:“储君事关国运,社稷安危,臣不敢妄言。陛下钟意哪位公子,那他便是大秦帝国的储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