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一众淮西勋贵怒目而视。
御史台是由刘伯温掌管的,此刻御史们的弹劾,肯定是刘伯温暗中指使的。
这老家伙,怎么净跟我们淮西人过不去?
开国之初,这老家伙就说我们淮西勋贵是骄兵悍将,是祸患。
“伯温啊!”老朱闻言,看向刘伯温。
“你有什么事要启奏吗?”
“臣要弹劾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刘伯温。
后者心中苦笑,这种得罪人的事,除了会落在自己身上,就不会落在别人身上。
当时他从太子那里得知凤阳的事的时候,也是震撼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凤阳竟然会烂到那种地步。
而且这其中还有李善长的事。
“哦?你要弹劾善长?”老朱有些“诧异”。
“你要知道,善长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咱对他很是放心。”
“你要弹劾他什么?”
一番话说完,老朱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表演迹象。
这事儿他从头到尾都清楚,但在这朝堂之上,他得表现出自己是现在才知道的。
“陛下。”刘伯温心里叹了口气,继续道:“韩国公在督造中都期间,收受贿赂,对倒卖物资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下属之人克扣百姓工钱,苛待百姓,使百姓不堪重负。”
“期间饿死,累死之百姓,少则数百,多则上千。”
“百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
“事发后,韩国公快速镇压,并将此事遮掩了过去。”
“给朝廷传来的消息也是一切如常。”
“臣怀疑韩国公有不轨之心,请陛下彻查!”
刘伯温听完,深深弯下腰。
而这番话,也在百官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凤阳的百姓造反?
这事儿我等怎么不知道?
百姓造反,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极为重视的事。
可那基本上都是在王朝末年,百姓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
而大明才刚刚建立几年时间,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
这么大的事,韩国公竟然不禀报朝廷,私自压了下来。
他想做什么?
百官心思转动!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