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御史⼤夫的职权。
将作⼤匠: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植树。秩⼆千⽯,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负责掌管京师⼗⼆所城门。秩“⽐⼆千⽯”。
西园⼋校尉:汉朝末年,为镇压黄⼱起义,以西园⼋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武将官职:
⼤将军:武将之⾸,其官职位⽐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以曹操为⼤将军⽽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将军之下,⽐三公。将军中位⽐三公的共四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三公。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三公。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千⽯”,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校尉是⽐中郎将略低⼀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千⽯”。在汉代设⼋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四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安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都督: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属关系,故设都督⼀职,督管⼏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常⼤。
监军(中监军):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杂号将军之⼀。⾼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