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章 辽东太守公孙度(2)

九卿之⼀,管理皇族事务,⼀般由皇族中德⾼望重之⼈担任。

⼤司农(治粟内史):九卿之⼀,掌管⼀国之租税钱⾕盐铁和国家财政收⽀,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府:九卿之⼀,掌管宫中御⽤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吾(中尉):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出现⽔⽕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太傅:位同九卿,辅导太⼦。

⼤长秋: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的官属的负责⼈,⼀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曹腾即为“中常侍⼤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的“⼗常侍”即此官职。

⼩黄门:中级太监。

中黄门:低级太监。

侍中:内朝官之⼀,地位略低于九卿,秩“⽐⼆千⽯”。常由博学⾼德之⼠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个尚书分管⼀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官合在⼀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曹魏时与散骑常侍⼀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光禄勋的助⼿,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原为御史⼤夫的助⼿。⽆御史⼤夫这⼀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