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31 章 你们也不想丢脸吧(8)

常遇春遣人回来告诉蓝氏,他好不容易求到了这个名额,希望夫人能硬下心肠。

“大帅不会伤害我们的孩子。相信大帅。”

看了常遇春的信后,蓝氏咬咬牙,给哭闹的孩子准备好行李,咬牙将常茂送了出去。

除了在对待蓝玉和以蓝家祖坟为要挟的蓝家宗族,蓝氏一直表现得很聪慧和坚韧。

蓝氏的家境曾经比常遇春优越许多,虽算不上什么小地主,也识得几个字,读过几本书。

后乱世到来,蓝家家破人亡,她被常遇春这个粗壮农民汉子捡到当了媳妇,之后跟着常遇春上山当匪徒,帮助常遇春良多。

若她不聪慧坚韧,不可能常遇春发达后一个暖床丫头都没有,也不可能常遇春将她的弟弟当亲儿子带。

“儿啊,别哭了。”蓝氏抱着儿子,努力露出笑容,不让儿子看到自己难过,以免儿子更想家,“你去了书院不仅能读书识字,还能和许多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你不是说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无聊吗?而且读五日休沐两日,你很快就能见到娘。”

常茂:“什么?!有很多人和我一起玩?!”

他立刻不哭了,闹着要去玩。

蓝氏:“”

她想把儿子按在腿上打屁股。

提起玩就连娘都不想了是不是?!

常茂:“去玩去玩,赶紧去!”

蓝氏咬牙:“好。”

等晚上你看不到娘,看你哭不哭!

同样的事在许多家上演。

这个世道如此乱,小孩子又容易夭折,所以各家都把孩子当宝贝蛋子捂着,几乎不拿出来见人。他们几乎没有和同龄人玩过。

小孩子又还未离开过父母长辈,不懂离别是什么,都吵着闹着要去玩。

结果书院门口小孩子们都笑着往里冲,大人们都在抹眼泪,场面十分魔幻。

在书院教室的讲台上,陈标盘腿坐着,书中拿着朱元璋写的书院章程,脑袋里冒出无数问号。

“无论年龄大小,一律住宿?!”陈标都想学弟弟尖叫了,“我只说了八岁以上孩子住宿,没说所有孩子啊!八岁以下孩子连吃饭都要人喂,怎么住宿?”

陈标没说的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又没有从小打各种疫苗,太容易得病夭折。朱大帅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承担这么多条幼小的人命?

朱元璋脑子还真没抽。他就是知道小孩子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