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541.改朝换代(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

令天下,皇宫不再招收新太监,现有的太监愿意继续为皇家做事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的发放遣散费出宫自谋生路。并且明确太监今后只从事皇室的服务工作,不再参与国家政事。

对于皇宫的侍女们,也不再终生禁锢于宫墙,采取招聘制度,服务到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自行离开。

不仅如此,鲁若麟还大大裁减了皇宫里的服务人员数量,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鲁若麟针对皇宫的改革受到了朝中大臣及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赞誉,高呼鲁若麟为圣人明君。

对于朝廷机构,鲁若麟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细化出了诸多管理部门,并赋予他们实权,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和控制。

内阁制度在目前来看还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只是在具体的人选和权力上鲁若麟进行了调整。

鲁若麟第一次在内阁人选上实行了选举制,将内阁首辅的推举权交给了朝中大臣。

首辅在选出并得到鲁若麟的认可后,可以提名五名内阁大臣,通过朝中大多数大臣以及鲁若麟的认可后就可上任,大大增加了首辅的人事权,也确保了内阁可以贯彻首辅的意志,避免内耗。

其中一名内阁大臣固定由军方首脑担任,确保军方在国家大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明确首辅的任期为五年,最多可连任一届,非重大罪行和错误不用去职。同时鲁若麟赋予了内阁在一般政事上的最终裁决权,不用事事上秉皇帝裁决。

这个办法一出来之后,顿时让朝中大臣们热血沸腾,从古至今还没有那个皇帝赋予臣子如此大的权力,臣子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一旦这个制度确立,任何想要推翻这个制度的人都会是全体官员们的敌人。毕竟在这个制度下,人人都有机会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而且首辅的任职期限也确保不会有人长期把持朝政改天换地。

即使在任的首辅无法胜任工作,上有皇帝在,下有等着上位的新人,容错的机率变得更大了。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对鲁若麟的拥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第一任内阁首辅的竞选中,陈新甲以无可争议的多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以当选为大华帝国的第一任首辅。

除了陈新甲的能力确实比较强之外,鲁若麟的意志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大臣们都知道陈新甲是鲁若麟认可的人,他们还不熟悉这个新的选举规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