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黄河,在天启朝会占据极重的分量。
除了黄河以外,运河、淮河、长江等主要江河,都将成为很重要的,甚至天下各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治下流经的大小河流,朱由校都必须明确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毕竟从天启元年开始,大明将迈进灾情高发期,像雪灾、风灾、地震这些灾情,或许不是人为所能干预的。
但像水患、洪灾、旱灾、蝗灾等灾情,是能通过人为的干预,减轻灾情范畴,或消除灾情影响的。
摆在朱由校面前的事情,是那般的多,对大明的文官群体,所做过分之举,身为大明天子的他,一步都不会退。
这一退,就是无数百姓的生死,将无法管控。
这一退,就是大明社稷的元气,将无法管控。
“陛下,西山、天津、各地皇庄等处,所筹建的各式工坊,臣都已绘制下来。”孙承宗捧着一副舆图,欠身说道。
工坊?
一旁的韩爌闻言,眉头微皱起来。
“魏伴伴、刘若愚,给朕展开。”朱由校伸手说道:“朕要好好看看,北直隶治下的各式工坊,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奴婢遵旨。”
魏忠贤、刘若愚忙作揖应道,随后跑到孙承宗这边,接过那份舆图,便小心翼翼的打开。
筹建规模化工坊,走原始工业化,这件事情不能只在辽东推行,在能看得见的地方,朱由校也要推行起来。
北直隶,就是最好的地方。
特别是此后的大明,将频繁遭受各种灾情,就算日后涉及赈灾事宜,由内政部下辖赈灾公署,全面负责指导。
可朱由校并不觉得,大明治下的官员、士绅、大小地主、商贾等群体,会放过盘剥灾民的机会。
某地一旦爆发灾情,必然伴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
“现在京城这边,涉及外城的改建诸事,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盯着眼前这副舆图,朱由校负手而立道:“不久前陈卿还向朕呈递奏疏,说对水泥、砖石、铁条等各项建材,所缺需求日益增多。
顺天府衙所辖规划直隶厅,尽管已经放缓较多进度,可依旧是得不到需求,像这样的事情必须解决。
这还只是当下所面对的问题。
以后涉及北直隶境内,水利设施的整体筹建,亦需要庞大的各类建材,来修筑牢靠的各类水利设施。
所以朕觉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