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官办诸厂(2)

臣,还少吗?

从李家到八大贼,牵扯到多少逆臣贼子?

只是砍掉这般多的脑袋,依旧叫一些人心存侥幸,觉得什么银子都能收,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敢做。

好啊。

他们既然敢做,那朕就敢杀!

对待背叛大明的人,朕的态度是坚决的,就是要以杀止杀。

别给朕叫什么锦衣卫乱政,要是没有锦衣卫,你们这帮朝中重臣,能替朕扫除这些隐患吗?”

韩爌:“”

面对天子的质问,韩爌无言以对,错非锦衣卫逮捕建虏暗桩,只怕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还不知道这等事情。bimilou.org

韩爌是要脸面的。

他也知道这般规谏,是立不住跟脚的。

继续这般纠缠下去,那脸面何在?

想到这里的韩爌,不由得生出怒意,对那帮被抓的东林党人,恨其不争,为何就不能擦亮眼睛啊。

“行啦,不提这些糟心事了。”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眼看着正旦愈发临近,明年就要召开春闱,这对本朝而言是件大事,眼下卿家没有要紧事去做。

这样吧,卿家将历届科举,所拟定的文章整理下,朕要看。

作为本朝第一次春闱,朕很重视,朕要通过这次春闱和殿试,遴选出一批真正的治国之才来。”

“臣遵旨。”

韩爌忙作揖应道。

科举,尤其是秋闱、春闱、殿试,那就是大明读书人的盛宴,这一道道关卡,若是能够逐一迈过,就代表着鱼跃龙门。

朱由校心里也清楚,大明科举所存弊政和僵化,只是现阶段的局势,还不足以动这块核心蛋糕。

他要是敢动的话,就是跟天下读书人为敌,跟天下与之相关的群体为敌。

属于大明的教育体系,官员遴选机制,必须要逐步的筹谋建设才行,步子迈大了,扯到的就不止是蛋了,说不好命根子就没了。

“皇爷,孙阁老求见。”

刘若愚急匆匆的走来,拱手作揖道。

“宣。”

朱由校说道。

当初奉旨离京的刘若愚,此时也回京归宫了,对左光斗治理黄河一事,朱由校也通过刘若愚、曹化淳所讲,了解到不少。

黄河,神州的母亲河,传承到今日,已然成了一条灾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