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臣遵旨。”
张国纪当即作揖道:“请陛下放心,臣已经组织好人手,专门负责此事,以后涉及到兵饷发放,会有相应的分属机构负责。”
治国如烹小鲜。
朱由校要用各个渠道,各个班底,合力推动着大明的改变。
或许用掺杂的新制钱,去对标实兑足色银,是掠夺民间钱财的行为,只要大明流通的银两,没有被完全实兑之前,那这笔财源就能一直吃下去。
等大明治下的红利吃光,就能接着对外扩张,对外海贸,去吃其他群体的红利。
朱由校有这笔财源的加持,可以拿来建设大明,改造大明,继而转化为对大明治下诸多群体的福利。
但是新制钱的好处却也很多。
朝廷明确定下的币制是多少,那就是多少,这是基准线,地方上谁敢擅自更改,擅自加码,那就等着被逐一清算吧。
大明有了稳定坚挺的币制体系,对赋税财政、商业发展、工业建设、物价衡算等等,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特别是赋税财政、商业发展这两大块。
前者叫大明底层百姓,不必因‘火耗’弊政,被文官群体所坑害,
后者叫大明商贾群体,不必因‘掺杂’银两,被汇算交易所拖累。
“对了国丈,还有一件事情。”
朱由校想了想,神情严肃道:“皇家银号不能只在北直隶发展,要尽快向辽东和山东两地,先行倾斜发展,筹建起区域性银号分属。
以后整个大明治下,都要遍布皇家银号,如何有效的分级管理、监管、运营等诸事,就要提前筹备好。
凡事都要想到前面。
皇家银号发展的好与坏,则代表着我大明诸多领域建设,如果说人手不够的话,可从税政学院那边,聘用一批生员。”
“陛下,向税政学院聘用,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张国纪面露苦笑道:“毕竟这里所聚生员,若是能通过考核的话,就会一只脚迈进大明的官场,臣就算”
“有志者事竟成嘛。”
朱由校笑道:“再者言,谁说以后的皇家银号,就不享受朝廷赋予的编制呢?只不过时机未到罢了。”
“臣明白了。”
张国纪当即作揖道。
张国纪掌管的皇家银号,就是大明皇室的私产,这是朱由校所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