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你。”
朱由校眉头紧皱,盯向袁应泰的背影,沉声道:“国朝在九边重镇,合计有多少战兵?多少卫所兵?其中存有多少缺额?这次朝廷调拨御寒粮饷,又该调拨多少?”
“臣”
袁应泰心里一紧,生出冷汗,开始结巴起来。
天子所询问的这些情况,他多数都是不知情的,从万历中后期开始,朝廷对这些实际数额,了解就不是很清楚了。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被文官所把持的兵部,并不具备后续军改的条件。
大明军队能糜烂成这副德行,很大程度上,就跟朝廷不重视兵政有关。
五军都督府被架空。
兵部独掌兵政职权。
该管的事情不管,不该管的事情瞎管。
尽管枢密院设立起来了,可现阶段的枢密院,只具备平叛的职权,至于其他的职权并不具备。
按着朱由校的构想。
想叫大明军队建设彻底改变,枢密院、兵部、五军都督府,将合掌大明兵政,各自管一摊子,以确保大明军队的健康运转。
“皇爷!雄威军呈递急报!!”
乾清宫外,响起王体乾的声响,叫本打算继续质问的朱由校,愣住了。
川地出现情况了。
奢崇明他们还是造反了。
朱由校眉头紧锁起来,眼神变得冷厉起来。
跪着的方从哲、叶向高一行,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心里莫名开始紧张。
“皇爷,川地土司奢崇明蓄意谋反,于川东造反!”
喘着粗气的王体乾,跑进东暖阁的那一刻,就跪倒在地上,双手捧着急报,面色紧张的禀明。
“!!!”
方从哲、叶向高这帮阁臣和廷臣,无不是脸色大变,相互间看了起来,手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川地竟有土司造反,这对大明来讲,那无疑是一件大事啊。
尤其是方从哲、叶向高二人,下意识就联想到杨应龙造反之事,那一战对大明财政来讲,可谓是平添不少重压啊。
在众人惊疑之际,王承恩已跑着接过奏疏,后转身跑到御前。
朱由校眉头紧锁,心情有些复杂,接过那封奏疏,并非直接打开,神情有些凝重。
秦良玉、秦邦屏他们,肯定能遏制住初期叛乱势头的。
带着这种想法,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