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章:驿传改制(2)(3)

,变相盘剥地方百姓的手段和工具。

“陛下,您是想将驿传体系,从地方官府剥离出来?”

王象乾收敛心神,皱眉对朱由校说道:“如果说是这样的话,的确能扭转驿传弊政,但是朝廷这边,似乎无法筹措这般多官吏吧。”

“驿传体系必须要剥离开,不然地方官府的官员,上下其手者不尽其数。”

朱由校伸手道:“从各承宣布政使司,到府、州、县,筹建起各级驿传局,建立明确的制度,完善监察措施。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中枢朝廷,能通过车驾清吏司,能跟地方对接,分级管理,分级监察。

最大限度遏制腐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现象。

至于说人手不足这一项,可以逐步的推行嘛,朕不是写明了,先在辽东试行,看看这个构想怎样。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麻烦,解决麻烦。

枢密院外派的协办前指,那批低阶官吏,朕觉得就能转隶过去。

日后做得好的,就擢升官阶,做的一般的,就保持原位不变,做的不好的,就罢黜官位。”

现阶段的大明,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既存在着严重的冗官现象,可在不少层面,却又存在严重缺官的情况,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就在大明存在着。

“如果说是逐步试行,逐步剥离地方对驿传的干涉,这的确是不错的办法。”王象乾微微点头道。

紧接着,李邦华却开口道:“陛下,臣对这个‘邮票’提议,不是特别理解,有明以来,朝廷所设驿站,那就是国用。

现在突然增加民用,且不说是否违背祖制,就说此举,将会给地方驿站,带来很多隐患和麻烦。”

“果真有麻烦和隐患吗?”

朱由校倚靠在躺椅上,看向李邦华反问道:“卿家觉得朝廷公文、地方急报,是每天都有的吗?

不尽然吧。

那没有差事的时候,各地驿站所辖驿卒,都是无所事事的,但养活庞大的驿传体系,朝廷每年开支的粮饷可不少。

这些开支出去的粮饷,真的就用到实处上了吗?”

李邦华沉默了。

王象乾、王在晋、王洽相视一眼,没有多说其他。

“这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事情,等试行驿传改制后,交由朝廷委派的各级驿传局官吏,去厘清,去甄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