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京城规划(2)

策、童仲揆、戚金、秦良玉、秦邦屏、贺世贤、尤世功、毛文龙

可以说是数不过来。

或许朱由校心里所定的帝党,这些文武的出身不同,思想不一,成分复杂,甚至也有一些派系出身,但有一点是从未更改的。

那便是这些倚重的帝党大臣,对天子所下旨意,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做好,去落实,围绕帝王意志而转。

这对朱由校来讲就足够了。

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使得朱由校所握主动权很多,不必亲自下场,去跟那些守旧派大臣去斗。

“关于京城规划,是朕一直想做,但却没轻易去行动的。”

朱由校眼神坚定,看向孙承宗和陈奇瑜说道:“毕竟京城跟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牵扯到的层面太多。

没有万全的保证。

没有足够的底气。

没有充分的准备。

一旦在改造京城的期间,出现任何的纰漏,所产生的影响和波动,必将会给朝廷带来很大被动。”

孙承宗和陈奇瑜相视一眼,皆点头表示认可。

京城乃是大明国都,天子脚下,所聚人口超过百万众,敢出现任何情况,那都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京城的规划和改造,也到迫在眉睫的程度,毕竟承载力几近达到极限。

“过去几个月间,孙卿在西山治下,培养不少建筑管理人才,陈卿在京城治下,发现不少现存的问题。”

朱由校继续说道:“恰恰是京城亟待改变,所以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在此之前逐步的发现。

尤其是科研院这边,近期研制出一款水泥,这给规模化改造京城,提供了有效助力。

当然科研院出具的报告,该款水泥的性能和粘性,并不适合城墙营建,所以旧城墙的改造,可以适当排到最后。

水泥这种东西,能细分出诸多品类,铺路的,建城墙,修水渠,修建筑等等,这里面的考究很多。”

“陛下说的没错。”

孙承宗点点头说道:“现阶段研制的这款水泥,用于道路铺设最合适,对修建筑、建城墙、修水渠等等,还不是最合适的。

目前科研院这边,特设了专司水泥研制的衙署,内帑所拨银子,叫这一衙署的研制进度相对较快。

如果说能攻克这些难关,明确各品类的水泥配比,筹建起相应的生产工艺,这对大明的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