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吏治新规(2)(3)

己的构想。

见天子再度忙碌起来,杨涟看了看手中公函,又看了看天子,随后就低头翻阅起来。

彼时的东暖阁,除了一些纸张翻动声,再无其他。

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

魏忠贤、刘若愚这些内廷太监,就侯在殿外,随时等候天子召唤,在朱由校理政时,最反感有人打扰他。

治理这个庞大国朝,并非所想的那般简单,什么事情都是千头万绪,需要去改的地方,需要去变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派驻监察机构。”

“明确巡察制度。”

“联合展开监察。”

“推动吏治新规。”

所捧公函的内容,被杨涟逐条看过后,那脸上的惊意变多,心里变得极度不平,情绪也渐渐变得激动起来。

“陛下!”

杨涟的声音响起,朱由校眉头微皱,手上一顿,抬头看去,却发现杨涟已站起身,向自己行跪拜之礼。

“您所想的这些,甚好!”

杨涟难掩激动,作揖道:“倘若这些吏治新规,能在朝形成制度,那对吏治整顿,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臣斗胆恳请陛下,望尽早将这些新规,能明确下来。

大明,真的等不起了!

若是吏治不清,那将影响到地方安定,倘若人人所想,多是为仕途,为发财,那地方百姓当如何?”biqupai.c0m

“吏治整顿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朱由校放下御笔,轻叹一声,“卿家也看到了,朕现在有诸多政务,需要去处置,需要去过问。

涉及吏治整顿,需耗费大量精力。

朕何尝不知卿家所说的这些,不过这些事情一旦做出,必将会在朝引起风波,都言朕乾纲独断,可有些事情,是朕想那样的吗?”

“臣愿为陛下分忧!”

杨涟再度作揖道:“此事可从都察院发起,先形成决议,明确各项构想,这般推行起来会相对容易。

臣身为大明人臣,理应多为社稷虑。

国朝所设的京察大计,仅能起到震慑作用,而吏治新规的明确,却能帮助国朝,有效的整顿吏治。”

鱼儿上钩了。

见杨涟这般激动,朱由校露出一抹笑意,没错,在一开始的时候,对推行吏治新规,整顿吏治的绝佳人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