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河道改制(2)(4)

看来他所选之人没错。

“两位卿家,无需这般激动。”

朱由校走上前,搀扶起二人,说道:“这些都是朕的构想,是此后十年,二十年,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

哪些事情,要从快的明确。

哪些事情,要从稳的落实。

哪些事情,要从慢的构建。

这些都是需要商榷的,不过尽扫水利弊政,这个决心是不变的。

孙卿,若朕要你就任工部左侍郎,专管此事,你能逐步的将这些构想,都逐一的落实下来吗?

王卿,你敢在孙卿决定接下此担,先行向通政司呈递奏疏,言工部设总河,分设南北中总督衙署,并协助孙卿做好此事吗?”

问题,再度抛给王永光、孙居相二人,不过透过天子所讲,二人听到一很强烈的讯号。

那便是他们所看到的这些,并非是在短期内都要落实,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落实下来。

这就多了很多操控性。

这就多了很多主动权。

东暖阁内,此时陷入到沉寂之中。

朱由校没有急着出言催促,反转过身来,继续盯着那份舆图,大明的水利建设和防范,必须改变。

制度变了。

责任变了。

很多消极的事情,也能在逐步的改变中,一点点得以解决。

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就算是研制出水泥,运用到水利建设和防范,那终究也是豆腐渣工程。

况且大明科研院这边,还在加紧研制水泥,此物不是说研制出来,就能短期内研制出来的。

就算是研制出来了,没有细化的种类,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又岂能随便用到水利建设和防范上?

“若陛下能给臣时间,五年!臣能将这些构想,逐一明确落实下来。”孙居相神情坚毅,向天子郑重一礼:“若是不能扭转此局,臣甘愿受任何惩罚。”

“陛下,若您能给臣等时间,臣愿担任何骂名。”

王永光亦态度坚决,作揖道:“治理河道,预防水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臣恳请陛下,能多一些耐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