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河道改制(1)(1)

水利设施的建设和防范,一直是历代王朝极为重视的。

水利安全,不仅关系到地域的安全,还关乎农业生产、赋税征收等,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王朝,必须要保障的红线。

在治运、治河、治江、治水之事上,大明表现出足够的重视,然这并不能改变,每每过上一些年限,就闹出规模不一的水灾。

朝廷对涉及水利方面的调拨粮饷不少,怎奈这就像是进了怪圈一般,整治河道的事情做了不少,却总是跳不出来。

“水利设施的建设,难啊。”

从皇庄那边回宫后,朱由校就调阅了十几年间,涉及水利方面的开支案牍,看过以后,心里感慨万千,轻叹道:“仅万历年间,朝廷仅在治河方面,就开支这般多的粮饷,累年进行追加。

但是这并没有给大明带来放心,亦没有营建起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利环境。

该决堤时,依旧决堤。

该水灾时,依旧出现。

你们都说说看,问题究竟是出现在哪里?讲讲各自的想法,朕想听你们说的真话。”

在旁候着的魏忠贤、刘若愚、王体乾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各异的神情,却不知该怎样说。

整治河道这件事情,牵扯到朝堂,牵扯到地方,背后所牵扯到的人,可谓不计其数,这才是问题关键。

“皇爷,奴婢对整治河道事宜,不懂。”

魏忠贤想了想,作揖行礼道:“不过奴婢却疑虑一点,朝廷所调拨的粮饷,从京城,到地方,究竟是否落到治河上,就有待商榷了。

就以奴婢的家乡,肃宁来说,就饱受水灾影响,很多时候,地方上对整修河道,征发徭役等事,表现得并不热切。

费力,不讨好。

往往水灾较为严重时,那帮官老爷们,一个个才开始心急,忙着加固河堤,而他们却不在前线,所以在很多时候,肃宁一旦发生水灾,就往往遏制不住。”

“嗯,魏伴伴这般讲,是实事求是,讲的也是现实。”

朱由校伸手赞许道,随后却眉头微蹙,神情凝重起来,“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不把水利设施的建设和防范,当成稳定一方安全的必需。

而是成了他们的钱袋子。

看了这些案牍,朕现在严重怀疑,朝廷调拨这般多粮饷,经层层调运拨发,恐能有两成粮饷,用到治河上都是多的!”

贪腐问题,不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