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新学!大明新摇篮(1)

紫禁城还是那座紫禁城,并不会受世间的变动影响,而形成较大的变化,这里,是大明的定海神针。

不过在这座围城之外,却因为朱由校的坚定意志,有着诸多的变化。

“嘿哟!”

“加把劲儿哟,使劲夯啊!”

“夯完这块哟,夯那块啊!”

嘹亮的号子声,响彻西山这片天地,数以万计的辽民,分散各处,看似乱糟糟,实则却井然有序。

那些穿着对襟黑衣,佩戴各色袖章的吏员,穿梭在人群之中,他们怒骂着,训斥着,争吵着,一项项指令、巡检、督查等差事,被落实下来。

“孙卿,你这位西山阁老,名副其实啊。”

朱由校负手而立,站在一处坡地,看着眼前壮观的一幕幕,笑道:“和先前的荒凉进行比较,时下的西山啊,可谓是一日三变啊。

以西山新城为核心,所筹建起的建筑群,算是初具规模了,那些被安置的百姓,都心安下来了。”

“臣倒是觉得西山阁老,这个诨号挺好的。”

随行的孙承宗,面露笑意,垂手而立道:“臣身为内阁大学士,至今都没去文华殿,佐政分忧。

朝中政务那般繁杂,风波不断,被人非议,实属正常。

然臣的心里却不后悔。

朝中的文武,没有看见西山的重要性,臣觉得等西山全线竣工,世人会知晓陛下的高瞻远瞩。”

“呵呵~”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随后伸手示意,一行离开这处坡地,“这些都不重要,认为对的事情,何惧世人妄议。

说朕昏庸无能。

说朕不务正业。

嘴长在他们的身上,想怎样去说,就怎样去说,朕不可能一气之下,就将他们全给杀了。

那岂不是全乱套了?

能叫这些从辽地逃难的百姓,寻得一条出路,叫他们安心做事,能养活一家老小,为朝廷分忧,为朕分忧,这些就足够了。”

朱由校是务实的人。

他在西山这个地界,聚拢数十万辽民流民,叫孙承宗坐镇主持,叫大明科研院、兵仗局、军器局等衙署进驻。

并非是内帑的银子太多,才折腾这样一出的。

数十万众的脱产百姓,遵循着天子意志,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使用各项建筑器械,玩命的干,可不是玩什么过家家。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