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报纸!撕裂舆情垄断(2)

力。

文官的嘴,能杀人。

清流的嘴,能诛心。

对历朝历代的中枢朝廷来讲,对待意识形态的掌控,向来都是薄弱的,这也形成了民间喜好议政和论政,以养望博名,间接左右朝局的格局。

大明若是真想做出改变,就不能只在某一领域改变,那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既然想要改变,就必须方方面面都要改变。

否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续命罢了。

相隔千里之遥的紫禁城。

乾清宫,凉亭。

“两位卿家,不知你们是否想过。”

朱由校坐在石凳上,撩了撩袍袖,对李之藻、杨廷筠说道:“从朕御极以来,这朝野间所生风波,就从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一些政令上,那反应就更是激烈了。

朝堂就不说了。

就说这民间吧,不少的清流和读书人,特别是国子监的那批监生,常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用错误的信息诱导,做一些出格之举,抨击朝政,煽动舆情,这叫朕很是痛心啊。”

李之藻:“”

杨廷筠:“”

天子所说的这些,他们身为文官群体的一员,又怎会不清楚其中利害,但是像这样的情况,根本没办法有效杜绝。

舆情,这叫一些人欢喜,一些人忧愁啊。

“一味地靠堵,靠压制,必然会适得其反。”

朱由校伸手指向刘若愚,继续说道:“所以想避免这种情况,朕从邸报中,有了一些想法。

能否定期刊印一批邸报,对民间进行售卖。

将政策方针,各地解读,思想,甚至朝廷查获哪些贪腐啊,懒政,怠政,何地取得战绩等等,都汇聚到一起。

此邸报可为朝廷层面的官报,就叫大明官报,每条刊登的讯息,必须标注去处,以表明权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一批报社,力推某一种类的报刊。

比如涉及思想交流的,比如解读朝廷政策的,比如涉及民生的

这批报社的前期投入,包括日后的运转,可由内帑调拨银子支持,不知两位卿家,是否愿意将此事做好?”

听着天子所讲的这些,拿着手里的邸报,李之藻、杨廷筠皆流露出几分惊疑神情,毕竟似这等事情,先前并未在大明出现过。

大明的确有邸报,但传播的范围极小,且很限制群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