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陛下,此为乱国(1)

大明整体混乱的局势,特别是朝堂这边,其实从万历朝就形成了,而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无疑加剧了这种混乱。

若非是这种混乱局势,御极登基的泰昌皇帝,就不会莫名其妙的驾崩。

在朱由校的眼里,先前的那种混乱局势,是不受天子控制的,这对于大明上下,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朱由校要掌控混乱,要充分利用时间差,信息差,叫朝中的文官群体,停留在固有的党争思维下,实现乱中有稳。

先前他所布的局,谋的势,就是锚定这一基准。

现在是天启元年了,要直面的威胁更多,要落下的子相继增多,那朱由校就要用朝中文官群体,最在意的东西,继续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种火中取粟的感觉,真是够奇特的啊。”

朱由校面露感慨,轻叹道:“孙传庭离京赴津,希望能给大明带来改观,你们不是想争嘛,那朕就遂了你们的心愿。”

静候在旁的刘若愚,恭敬的低着脑袋,伴驾在天子身边,叫他知晓不少机密,然知晓的越多,那心底却越是敬畏。

似内廷的机密,敢传出宫去,刘若愚很难想象,那将会经历怎样的惩处,只怕凌迟都是轻的。

“皇爷,内阁,礼部,兵部,都察院等有司阁臣和廷臣,于乾清门外求见。”

李永贞恭敬的走进东暖阁,作揖行礼道:“言英国公所辖理藩院,擅自于京创设宗军,择址”

“宣。”

朱由校出言打断道。

别看朝中的这帮文臣,为议改京察大计事,闹的不可开交,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彻底忽略其他事情。

特设的理藩院,竟在京城地界,擅自创设宗军,还筹建驻所,这叫很多人心里一震。

兵权,向来是所有人,都极为看重的。

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群体所掌兵部,取缔五军都督府,并逐步架空勋戚群体,这从根上来论,就是想叫兵权控制到国朝手里。

但另一方面来讲,控制到国朝手里,就等同于控制到他们手里。

毕竟大明所设国制,是讲究宗法礼仪,是讲究规矩的,纵使是大明天子,亦要是讲究这些的。

虽说此举避免了拥兵自重,避免了武夫独大的境遇,但对皇权层面的制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是一种明显的削弱。

以武事见长的勋戚群体,成了瘸子,文官群体却文武兼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