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
所以这些年来,父皇的心里也不好受吧。
不过看起来,这位镇北侯也算懂事,不但拒了异姓王的恩封,还自请戍边,等闲不会回京,且不过问国政。这对父皇以及才刚立国不久的南晋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乔启睿心里腹诽半晌,嘴里却很认真地回答了程拜的话,“嗯,有侯爷坐镇边疆,固我南晋国防,皇祖母她心宽得很,自然身体康健,万事顺遂。”
“不敢当——为人臣子,为国尽忠是臣的本份。”程拜面上的神情亦是一松,显然对他拍的马屁很受用,且又好言赞道,“有殿下这等仁孝的子孙,焉知不是太后之福啊?”
两人互吹互捧,末了相视一笑,算是将先前的尴尬就此揭过。之后二人又谈论了好一阵,程拜才告辞离开。
当然,乔启睿并没此刻就回东阳城。他得留下来,以便随时应对对方的反击。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军需案的幕后主使,不是溍王,而是汝王。
至于那吴守则,不过是有心人知道了他的身份,从而利用了他罢了。
想到这些,乔启睿当即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溍王府。
溍王即便再不情愿,也得受他这个天大的人情。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再把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了。
没过两天,事情便有了很大的进展,程拜让寥绪过来传话,请他前往邻近的邙荡山一趟。
高平岭与邙荡山东西相对,中间只隔了一条玉束河。
东面高平岭直面北庆,驻有重军;西面邙荡山的山势奇险,且更为陡峭,又并非战略要地,因此并未调派军队常驻,只每隔五日派一小队兵士前去巡查。几年来一直无事。
不,并非无事,而是没人察觉而已。
这次若非乔启睿亲自出马,先是查到骆家头上,又顺藤摸瓜,查到高平天顺军军营,给镇北侯程拜敲了一记警钟,施加压力,这才查到邙荡山。
毫无疑问,这里应该就是那些走私军需的藏匿点了。
为防万一,寥绪此次调集了不少精兵随行,但在抵达山口后,乔启睿却让这些兵士和马匹就地隐藏,只和寥绪带了少数随从进山。
他怕打草惊蛇。
寥绪拗不过这位汉王,只得允了,一路提心吊胆至极。
所幸这位汉王殿下并非绣花枕头,身手利落行动迅捷,毫不逊色于他手下的那些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