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捷报频频传来,齐国的百姓也与有荣焉。
参与这次讨伐的将士都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光是土地和银钱就够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半岛的疆域不小,几万军队根本分不完,为了不让他浪费,朝廷张贴告示,寻找自愿移民的百姓。
只要报名,朝廷负责接送,而且赐予土地,免除三年赋税,头一年有粮食补助,反正条件十分优越。
即便如此,报名的并不多,华夏百姓自古有故乡意识,对于陌生的地方很难接受。
可对于一些贫苦的百姓,这又是一条活路,渐渐的各地官府统计的名单报上来,也能有上万户。
齐国百姓是幸福的,土地多的种不完,近年来风调雨顺,鲜有天灾,所以百姓都很富足。
这样一来,就更没人愿意背井离乡了,但高顺也不急,没人可以慢慢生,还没听说有谁嫌土地多的呢。
东海半岛已经划入齐国版图,倭国要明年讨伐,运河开凿的还算顺利,高顺颇有些志得意满。
天已经开始变冷,偌大的宫殿却温暖如春,这都得益于高顺提出的火墙,这比火盆靠谱多了。
“璟儿,最近有没有好好读书啊。”
高顺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露出一个笑容,可高璟却有些畏惧地看着高顺,低着头不说话。
“璟儿你在干什么,没听见朕问你话么?”
高顺突然严肃起来,把高璟吓了一跳,畏畏缩缩地开口道:“回父皇,儿臣一直有在读书。”
“那都读了什么书啊?”
“这……有《论语》、《孟子》、《孙子兵法》,还有……还有……”
高璟支吾半天,好像是想不起来了,高顺皱了皱眉,压着火气道:“既然如此,就背一段孙子兵法吧。”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一曰……”
高璟曰了半天,也没想起后面的内容,气的拍案而起,吓得高璟直接哭了出来。
李姝菡闻声过来,把高璟抱进怀里,轻声道:“陛下这是做什么,璟儿还小,你刚刚还朝,何必和孩子过不去呢。”
“你看看他,他都多大了,也不知道整天都干什么,竟然连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背不下来!”
高璟被吓的躲在李姝菡怀里哭,高顺想打又下不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