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大义。
所以隋国先入为主的诏书一出,天下百姓都会觉得杨坚向往和平,如果高顺主动挑衅,恐怕会有人反对。
即便齐国进行辟谣,只要隋国把公主送过来,除非齐国直接开战,否则高顺只能接受联姻。
尚书台内一片寂静,这种事他们只能分析,不能拿主意,到底是现在与隋国开战,还是接受联姻。
高顺一时间也无法抉择,只能让众人回去想想,他自己也好好想一想。
隋国颠倒黑白,欺骗天下人,百姓信以为真,如果齐国拒绝,百姓会不会失望。
此时此刻,高顺突然想起《三国演义》里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历史上曹操应该没说话这话,可此时的高顺突然想抛开一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可理智告诉他,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打乱他所有计划,甚至丢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就在高顺犹豫之时,突厥联合西域诸国派使者前来祝贺,对他们来说,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
最可气的是,国内竟然还有一些官员,看不出隋国的用意,竟然上表祝贺,气的高顺破口大骂。
“岂有此理,一个个都称自己是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这么明显的事儿看不出来,如此无知岂能为官!”
高顺想要罢他们的官,吏部尚书颜之推赶紧劝阻:“陛下,有道是不知者无罪,地方官员不知真相,不清楚事情始末,所以勿信谣言。
如果此时动他们,反而会使此事愈演愈烈,若是那些官员能力尚可,无辜被罢官岂不是很冤枉。
陛下不妨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若有真才实学则警告他们,若是讹误之辈再罢免也不迟。”
颜之推最后一句话,才说明关键,高顺的确有意借此机会,杀一杀朝廷的不良风气。
高顺掌权十多年,主持过多次改革,但每一次看似大刀阔斧,实际上都是缓步推进。
针对世家他只杀一家,针对商人他只收拾几个,地方官员倒是换了一大半,可读的书越多,心思也就越多。
照这样下去,贪污腐败是避免不了的,所有人都知道高顺不喜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可他们照样有办法。
也许是这一次比较特殊,让他们忘乎所以,却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隋国的目的达到了。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同时警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