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壁市,当年好像有说国外华侨募资要建老子像,最后铜像建在了隔壁,县里估计很生气,跟外界吹牛说我们县从上到下都会背道德经,于是所有学校就开始要求学生背,我们那时候好多作业都不做了,全呜啦呜啦的背道可道非常道,不过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也没人说要来看,或者有人看吧,不过我是不怎么记得,反正背着背着好像就没人管了。”江成现在想想还觉得很搞笑。
江珊故乡荣誉感比较强,斩钉截铁的道:“老子就是鹿邑的!”又给夏成蹊指一片建筑,“看那看那
,太清宫。”
夏成蹊透过车窗看了一眼,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来这里玩的人倒还挺多的,人山人海,还有很多上香的。
倒是看到新建的明道城的时候,夏成蹊稍微来了点兴趣。
因为一眼看过去,好大一片古香古色的建筑。
江珊积极介绍:“我们明天可以来这里玩儿,占地一百多亩的休闲街,里面的建筑全是这种风格,大手笔呢。”
车子一路往西开,宽阔的路上,能看到很多正在建设中的高楼。
不过出了县城之后,景象就飞速变化了。
路两边再也看不到什么太高的楼层,临街一般都是三层四层的民房,右边有宽阔的河渠在修缮,一路延伸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每隔几公里,就会出现一个集镇。
一般是十字形路口,街边的尘土飞扬中有着很多摊贩。
再往前走,路两边建筑也不多了,大片大片的田地出现在视野中,刚种上没多久的小麦探出浅绿的嫩苗,稀稀疏疏,看着有点寒碜。
高高的风力发电机开始随处可见,在西斜的光芒映照下,风车缓缓转动,让人觉得心情变得平静。
从公路上往田野尽头看,能看到点缀其间的小小村落,每个村子的村头村尾,都有着大片的树木,低矮一些的房子呈现靛青色,两三层的小楼则是琉璃瓦的红与水泥的灰。
夏成蹊饶有兴趣的一路朝外看着,明明是一成不变的风景,却并不觉得腻味。
江妈的电话又打过来,问几人到哪里了。
江珊说已经到镇上了,二十分钟到家。
江成便在此时将车子拐向朝北的一条柏油路,驶离了国道。
夏成蹊问:“还有多远?”
“三公里左右。”江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