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并不感兴趣。只是夏副主任很不高兴,因为已经接到了通知,儿子大学没有考上,给夏家丢了脸,贾主任的女儿才高二,人家都考上了,就是因为儿子分心,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把大好前途葬送了。
“不要怪儿子了。回乡这么多年,每天都要从事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所学的知识都忘掉了吧。没什么了不起的,以后还可以参军嘛。”
芮丽貌似很公允。夏永山却不买账:“没考上,是我水平不够。说了扎根农村,明天就回乡下去。就是参军年纪也大了,我自己的路自己走,不劳二老担心。”
“你到底去不去啊?”
“我当然要去。到医院通知白医生去。”夏永山只是对冯有珍讲话,说完了才对桌子上的人说,“你们把碗放在厨房,我晚上回来洗。”
冯有珍还不忘对两个领导说再见,然后再跟着夏永山出来门。
看着妻子对女孩子眼光不同,夏云海问怎么回事?
“你看这个准儿媳妇怎么样?”
“儿媳妇?”副主任莫名其妙。
“我在机关的时候,你儿子就在她家吃饭。还去送过几次饭,厨艺不错,菜烧的比我好吃。如果娶进家门,你就有口福了。”芮丽笑的异味深长。
“怪不得他没心思考试呢。”丈夫发现妻子虚情假意,于是问,“当初你不是说,贾主任的女儿对儿子好吗?”
芮丽说:“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人家姑娘考上大学了,你儿子还能高攀的上吗?”
“但是参军年纪也大了。何况还是空军,只能做个地勤人员,也很难得有发展的空间。”副主任听说家庭很普通,摇摇头。
但是妻子说,这个女孩子对夏永山一往情深,起码比当初看中的那个好。那个女孩子的父亲在海峡的那边,背上那样的包袱,就不要想有进步了。
当父亲抱怨,说儿子就是心思不单纯,耽误了学习。人家都考上了,为什么他不考上?芮丽还劝告他说,一个人,一个命。他在乡下蹲的时间长了,可能学的都忘了。家里的事情也多,不怪他,两个人都在农村,可能更容易产生感情吧,工业的主任把他们调回来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在工厂里面提升也容易,连宿舍都包分配,家里就省心了。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副主任一向听妻子的话,儿子没有出息,联姻是走不通的,但是凭他的能力,到工厂里还是很好发展的。比如说女儿到部队里,既能发挥她文艺才干,也代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