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往夏桥跑一趟,当天去,还要当天回来。所以也不在家里煮饭了,把剥好的大蒜放到卡车上,两个人到外面,一个人买了两个大馍,吃了就当早饭。然后一起交了大蒜,先到家具店,人家还没开门,又到杂货铺里,对也没有开门。之后到酱坊——那是卖佐料的地方,和菜市场一样开的早。
买好了所需要的,再到杂货铺里,把锅碗瓢盆等等炊具买好了。冯有珍又买块搓衣板。这样一只手也可以洗衣服。最后家具店才开门,买了碗橱,买了沙发,买了六张凳子,两把小椅子。哥哥问妹妹为什么买这么多?妹妹算了一下,说如果晚上要请客,人数到齐了,就正正好八个人。苏老师家里有两把椅子,正好买六张凳子。
后来再一想,两个人都是读书人,要买一个书架。哥哥说买两个,妈妈房间里放一个,女儿房间放一个。
冯有珍就说他头脑梗。这个时候能放什么书?她想起看的《基山伯爵》,虽然好看,但是要放在书架上面,人家外面人看见,又会说那是封资修的东西,抄家抄出去,然后再烧掉,可惜不可惜?所以搞一个书架,只能放一点她母亲的教材。这样一说,哥哥也佩服妹妹聪明。妹妹说不叫聪明,叫是识实务者为俊杰。
满满的一卡车东西,运到了二中教工宿舍。楼上下的教工们都惊动了,谁又搬家来了?也不用这么讲究啊,每家的家具都是单位配置的,没有哪一家有沙发,有书架。
一直到兄妹两个把沙发抬上楼,放到二楼最东边的一个房间,他们才知道新来的女教师不一般,不但人长得漂亮,人缘儿也不错,昨天有人帮忙,今天又有人帮忙。
进房间发现,母女两个正在为洗衣服争执。
昨天晚上,两个人也不怕热,睡到一张床上,一边扇着扇子,一边靠着床架子聊天,有说不完的话。哭一阵,笑一阵。终于安稳下来,已经很晚了。所以早上也起得迟。
真真到外面买了几个包子,一袋子咸菜,母亲还说太浪费了,买大馍就行了。是女儿说母亲需要加强营养,母亲又说女儿需要加强营养。得了,两个人一起加强营养吧,那就吃包子,也不过就是菜包子,对付着把早饭吃了。
这才想到,昨天的衣服没有洗。童真真就要动手,可只有一只手,搓都没办法搓,只有在水池子里揉。母亲说,这样不行,她洗。女儿看到母亲动辄喘气,弯腰都比较困难,自己又没办法出力,把一把大椅子搬到卫生间,放到水池子边上,母亲就坐在大椅子上,两手搓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