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是从农村走上来的,所以吃得苦中苦,在艰难的岁月也咬牙挺过去。可是女儿不一样,尤其是从来没有离开家庭的女孩子,不用说艰苦的劳动锻炼,那样陌生的环境,怎么适应得了?果然,女儿和同学们一起,还是免不了受苦受难,差点儿就毁了。如果能和哥哥在一起,这就放心多了。可是他无权无势,成分又高,到哪里都说不上话。女儿下放是统一规定的,回老家都不行,还能跟哥哥在一起吗?那需要多大的关系才行啊。
张诚鼎给父亲介绍了知青点的情况。当初没有把儿子放到自己老家去,就因为成分害死人,张翼老家要了个富农成分,父母变成了富农,在农村是管制对象,儿子送回去还有前途吗?本来那就是个贫困的地方,哪里有夏桥生产队的条件好?他了解了一下,其他三个知青都不错,还有夏副市长的儿子带队,在农村也有势力,果然到那里没有吃亏。同事家孩子从农村回来,都是回城打秋风,要钱要东西。儿子从来不要,每次回到家里,多少都要带一些东西。
大女儿一直不敢说话,听到这里也兴奋起来。
诚盈赶紧问:“哥,我能到你那里插队?能行吗?我们这批插队到广溪,那个地方可苦了。房子上盖的是山芋藤子,饭是山芋干,菜是山芋叶子,连烧的都是山芋根。”
母亲看父亲默默点头,眼泪水都快要流出来了。张诚鼎只好对家人说,他想办法争取。所以要在城里等几天,等夏永山回城里来,他父亲是副市长,下面也有人,公社妇女主任是他姑妈。生产队也有人,他爷爷是老新四军,一家人都是革命干部,说得上话。所以,当初他们下乡的时候,他说带几个人就带几个人,他说选哪一个就选哪一个……
张翼知道,也认识夏副市长,正好他是管工业的,到他们厂视察过,但是现在进学习班了,哪里还能说得上话?
儿子跟着就说,夏永山父亲可能靠不上,但是,他认识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就是他找了罗主任,才让童真真回城的,他们还能坐罗主任的车子回来,所以今天也要去照顾伤员。
“那个,你们学校老师的女儿,可以回城了?”
面对着父亲的质问,张诚鼎这次积极回答,把童真真怎么受伤,夏永山怎么送她到公社卫生院,还把劳动改造的外科主任用起来了,又让公社给童真真办好了回城的手续,最后罗主任带他们回来……
“回城可不容易。”张翼感叹道,“他怎么没送回来?”
张诚鼎说:“夏永山要给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