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接下来看到了自己前几天跑步时的录像,所有队员的训练过程,董子健都会用dv录制下来,包括卢梭最后一次200米跑进21秒的赌约式比赛。
先看100米的录像。
“你在国家队只跑了几次100米,但也能很明显的看出,你的跑法与之前不同,步频和步幅都在一种渐进式的提升过程中,在80米左右达到巅峰状态,这种跑法很精妙,看得出来,也是有意控制的。”
董子健说。
“再看200米。”
又继续播放卢梭在国家队几次200米正式比赛的录像。
“很显然,你仍然是在用这种渐进式的提速跑法,你在弯道过程中,从起步到过弯,步频和步幅都保持着向上提升的状态,但在过弯处达到了一个极限速度,之后开始下降,但依然在变化中。
后面的直道80米,本应是你的优势区,但由于弯道技术还欠熟练,所以这一部分的速度被耽误了,练好弯道技术,你的200米还会有不小的提升,但是来不及,10天时间,不足以达到这个标准。”
卢梭一边听一边记,他本以为没什么好记的,但现在董子健的每一句话,他不止想记下来,还想刻在心里,因为董子健准确分析出了他两种‘技巧’的差异与特点。
“起跑与过弯,这都是200米的关键***,你如果掌握好这两种技巧,能把成绩再提升0.10秒左右,那你在东青会200米项目上,就有竞争力了。”
“但时间来不及。”董子健颇为惋惜的说,“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就是,把两种技巧相结合,在过弯后的直道部分,调整步频和步幅,使用你跑100米的跑法,这样,在目前条件下,你的成绩还会有个提升。”
卢梭听到这,终于问出第一个疑惑:“教练组准备让我上场比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