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乱局,彻查(2)

家王京华,见他老神在在,仿佛事不关己,暗骂一声老狐狸。

王家拿好处,让姓孙的背锅,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孙振昌低着头,阴着脸将祸水东引。

“并非某无能,而是在查办此案时,王大人称此事其子亲眼见证,愿为此案做一人证。但王家大郎正为课业忙碌,这事便一直耽搁着。”

殿内数道目光横扫身前,王京华再也无法装的像个没事人似的。

“犬子愚钝,恐对案中诸多细节难以面面俱到。余以为,无风不起浪,民间既有冤情,则必该谨慎处之,断不可因为一些人的一言之词,便网开一面。”

虞万里冷声反问:“难道外界对陆长歌的指控,就不是一面之词吗?本官探查至今,就未见本案伸冤者何人,难不成是替天行道?”

虞万里的身后,代表着朝堂中敢于直谏,处事公道的御史一派。但崇仁坊王家也并非无人,四世三公的余荫,留下门生故吏无数。

两方展开一场激烈的口水战,一直吵到天昏地暗,气力衰竭,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一切都逃不出周礼与赵仕勤两位老狐狸的算计,平京民变不可怕,只是他们在其中隐隐嗅到了两股操控风云的非凡势力。

自古以来,文人治国,武人安邦。陛下闭关不朝十年,天下大权早已移交到内阁两位大学士手中。

可这一次,就在眼皮子底下,闹出这么大动静,二人才后知后觉的品出几分不对劲,由不得他们不提高警惕。

正好借此机会,敲打敲打。

见两方吵的差不多了,周礼厉声拍掌喝道:“朝堂之地,岂容尔等放肆!”

首辅威严,令朝堂陷入短暂的噤声。

二人冷眼观察着殿内众人神态,崇仁坊王家背后站台的人是谁,他们很清楚。

民意或是天意,他们不在乎。但大夏朝政,除陛下外,不可越过内阁。

“此事暂且放下,老夫稍后自会禀明陛下,请陛下圣裁。”周礼淡道。

……

退朝后,周礼与赵仕勤相伴至永安帝寝宫外。

为了能安心问道长生,永安帝已多年不近后宫,闭关于偏殿之中。

唯有要事定夺之际,他二人才能转至殿外,等候永安帝圣裁。

“陛下!”周礼站在门外通报道:“老臣有事请奏!”

殿内无人回应,只是等了几息后,大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